监管趋严下概念股何去何从

财信网(记者 徐霄)本周保监会和银监会加大监管力度引起广泛关注,市场为之一震,而今年在滞胀的普遍担忧声中,除了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外,物价反而下行,全国CPI逐月走低,而民间投资下滑,出口起色也不大,国内消费意愿也受到抑制,股市中热点频繁切换,概念股频起,但缺乏持续性,部分低估值大蓝筹实际流通市值很小,但是否具备一定交易价值仍不确定。

□嘉宾

刘云峰/大同证券策略分析师

李泓灏/民族证券财富中心副总


监管 监管利好实体经济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本周保监会和银监会加大监管力度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其中,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网贷管理办法加大了对P2P行业的监管力度,而保监会对万能险的监管信息则让市场为之一震,你认为近期严厉的监管动作还将对A股影响几何?

刘云峰:对于P2P的整治,对于股市未必是坏事,除了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曾有过炒作外,A股并未与P2P有太多的交集,且对其炒作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市场早已不再关注。此时出台针对P2P的监管措施,反而可能促使部分此前进入P2P领域的资金退出,并回流股市。但对于万能险的监管,却对A股影响比较大,一方面万能险资金是实实在在进入股市的,自2015年下半年后,以安邦人寿、前海人寿为代表的保险公司接连举牌多家上市公司,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万能险资金,另一方面,针对保险举牌概念股的炒作,当前正热,此时“泼冷水”,降温效果显然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稍有传言,大盘就出现下跌的原因。

虽然保监会对市场传言有所澄清,但这仅能说明实际情况不如传言的那样夸张,实际上还是收紧的,对股市也还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

李泓灏:网贷初衷是解决大行信贷的盲点,但大量资金去向存问题,违规跑路情况屡有发生,网贷监管“无规则、无监管、无门槛”,局面相对较为混乱,且存在野蛮生长的情况,部分未流向实体经济,加强监管有利资金脱虚向实。在当前资产荒的背景下,部分激进险企大举在二级市场买入A股,资金使用及来源问题并存,针对上述情况,保监会加强监管势在必行,预计保监会将会有系列的“组合拳”出台,进一步完善人身险产品监管,一是能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二是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上述两项措施对实体经济形成利好,是股市长期向好的前提。短期虽可能引起部分资金离场,但长远看,稳定、健康的中国经济与A股必将比翼齐飞。

_baidu_page_break_tag_

消费 美国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今年在通胀的普遍担忧声中,除了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外,物价反而下行,全国CPI逐月走低,而民间投资下滑,出口起色也不大,虽然全球都觊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但国内消费意愿仍受到抑制,你认为如果股市稳步上行能否提振国内消费信心进而逐步带动实体经济企稳甚至上行?

李泓灏:从长期的视角去看,股市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彼此互动的关系。实体经济的状态决定了股市的基本面,同时,股市的健康运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股市稳步上行,给投资者带来财富的增加。股票尽管是虚拟资产,但都会被投资者认为是其财富的一部分,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增加财富的感觉,相应地也就增加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另外,股市稳步上行也预示着经济发展具有向好的趋势,增加了人们消费的预期。总体而言,收入决定消费,当股票稳步上涨,大概率导致投资者收入增加,自然会引起增加消费。以美国为例,近年来,其股市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的一个原因美国也是采取以资金注入股市的做法,意在通过激活股市来推动经济增长。股市稳步上行将提振国内消费信心,可以让居民所拥有的财富增加,将最终导致消费增加,逐步带动实体经济企稳甚至上行。

刘云峰: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是压在国人头上的几座大山,导致国内居民消费相对谨慎。在这几座大山真正被移除之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不敢放心消费的;少数不为这些问题发愁的人,基本上已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了,而国内商品又往往难以满足其品质要求,于是出国消费不断攀升,这才产生国内消费市场“全球觊觎、国人兴叹”的局面。目前来看,这些问题短时间内还难以解决。至于通过股市上涨提振消费的说法,我并不赞同,2015年杠杆牛市期间,国内消费并没有多大好转,因为多数人的做法是,股市越涨投入股市的钱越多,而不是把赚来的钱拿来消费,倒是股市下跌对消费抑制比较明显,因为原来用来消费的钱,进入股市都被套住了,而人们又不愿意割肉,就只能减少消费了。

资金 场外资金正在积极流入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上周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净流入5亿元,已是连续第4周净流入,仅流入趋缓,而其余额为15384亿元,连续两周小幅上升,你认为增量资金进场是否有止步迹象?你对当下市场资金格局有何评判?

刘云峰:从数据上来看,的确交易结算资金流入有止步迹象,特别是上周一大涨的情况下,全周仅流入5亿元,说明上周一的突破并没有吸引场外资金的参与,或者说,场外资金在市场大涨的情况下,反而没有之前流入的那样积极了,甚至在上周一之后还出现了流出。这是市场分歧加大的表现,所以进入本周以后,股指延续了之前的调整态势。按这种趋势判断,本周的交易结算资金很可能是流出的,投资者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最终公布出来的本周数据,如果真的出现了流出,说明市场从怀疑转为不看好,可能继续再往下探;如果流入增加那说明调整之后,市场重新建立了做多共识,后续可能还将继续上行。

李泓灏:8月份以来,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结束了连续净流出,反而转为连续4周流入,一方面,网下打新带来了增量资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产荒背景下产业资本开始转战入市。同时,两融余额也从此前徘徊不前的8600亿提升至8900亿元,沪股通连续净流入,最近一个月净流入近160亿元。总体来看,场外资金正在积极流入,并处于初级阶段,伴随着市场的回暖以及蓝筹股的走好,场外资金入市预期增强,将改变当前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

_baidu_page_break_tag_

价值 银行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市盈率不足10倍的银行股近期逐渐走强,但在沪指站上3100点后遭遇突然打压,本周明显遇冷,农行、民生行还受到基金二季度减持,在很多人印象中银行股是大象股,但其实其可流通市值已经相当有限,比如农业银行扣除前十大股东后,可流通市值仅300多亿元,工行也就400亿元多点,比创业板上的乐视网、东方财富还要小,你认为以银行为首的价值股是否已经具备一定的交易价值?

李泓灏:8月初至今的反弹行情是由以万科A为代表的“举牌+地产”题材发起,引发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率、高现金流”特征的蓝筹板块全面估值修复,而在沪指突破3100点、一线蓝筹经过轮涨后,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震荡调整,主要源于当前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的特征无法支持权重板块连续高举高打,可以说银行板块短期的调整在目前A股的资金格局下是情理之中;而中长期角度看,目前资产配置荒越演越烈,近期国内长端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十年期国债跌破2.7%,创出自2009年1月以来的新低,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下降,蓝筹股的隐含股息率对资金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银行板块的平均市盈率在6-7倍左右,不仅处于行业历史低位,同时也处于A股历史低位,而近十年来以四大行为代表的银行板块的净资产基本保持了每年近20%左右的高速增长,同时四大行的股息率也超过5%,银行板块无疑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刘云峰:农业银行股东中汇金公司和财政部持股占比超过87.5%,而这两者持有工商银行的股份占比更是超过了91.6%,这种情况并非刚刚才产生,即便扣除汇金公司在去年 “股灾”后的增持部分,这一占比也仍然很高;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从公开信息看,要成为农业银行第十大股东需要约29亿元,工商银行需要约14亿元,乐视网只需要约6亿元,东方财富需要约3亿元,银行股“大象”的本质没变,而乐视网和东方财富快速成为 “小象”是否合理,才是需要探讨的。其市值增长的背后到底是新经济成长性价值的体现,还是泡沫,这还需要时间去证真或证伪。

高送转 回避接最后一棒风险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尽管高送转并不产生价值并且受到市场广泛质疑,但近期在名家汇、煌上煌、金科娱乐的带领下,中报高送转板块依然演绎了一波独立行情,名家汇也在上市以来的短短5个月就实现了股价上涨10倍,你认为这种炒作创造的赚钱效应能否持续下去,对当下市场是利多,还是害多?

刘云峰:炒作“高送转”的确是A股所特有的一种现象,这与国内投资者结构有关。由于A股有着明显的资金推动特征,且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过高的股价往往会给中小投资者的参与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在A股市场,低价股比高价股流动性更好,而流动性是能产生溢价的,在送转前抢筹,在送转后卖出,可以赚取其中的流动性溢价,送转比例越高,可能赚取的流动性溢价也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炒作的高送转的风气。客观地讲,高送转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股票的吸引力和需求量,带来一定的流动性溢价,但这种流动性溢价毕竟是有限的,过高的炒作,甚至是翻倍的炒作,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繁荣,但长期来看,对于市场并非好事。

李泓灏:市场近期热点不断频繁交替,持续性不强,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下,热点不能有效带动市场人气,更多的是表现为市场资金的频繁高抛低吸,说明市场人心不稳,信心不足,但高送转题材概念接起了举牌的领涨大旗,以名家汇为代表的该类型的概念股反复活跃,昨日部分个股出现回调,短期应回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前期滞涨的部分次新股继续领涨两市,短期看仍有炒作空间,但其一旦出现回调,往往会以十分迅速的大幅下跌方式进行回调,所以建议投资者回避此类无实质利好的概念炒作,回避接最后一棒的风险。

_baidu_page_break_tag_

概念 难挑引领市场上行大梁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近期市场上先后出现360借壳概念股炒作、万达回归概念炒作、蚂蚁金服借壳概念炒作,但既未得到市场普遍认同,也未能激活现有市场人气,很多市场人士更是担心一轮概念炒作之后又是一地鸡毛,你对此怎么看?

李泓灏:近期市场出现三大概念的炒作,我认为可当作是恒大举牌概念的衍生品,从这些板块的走势来看,持续性是逐级减弱的,说明市场炒作的热情在降温,主要源于其本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恒大举牌反映了低利率背景下蓝筹对险资的吸引力提升,而这三大概念的炒作反映了市场对于壳资源的憧憬,但当前市场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在从题材炒作转向价值投资,因此,不排除概念炒作后一地鸡毛的局面,投资者要谨慎对待。

刘云峰:这些概念的炒作主要受恒大举牌概念股的赚钱效应刺激,而被市场挖掘出来的,但其表现不如恒大举牌概念股的原因,除了炒作龙头一般都会好于其它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恒大举牌概念股是恒大实实在在花钱在买股票,而其它概念股多为捕风捉影;2、恒大的大笔买入推动万科的连续涨停,而万科有着极强的号召力,除了可以拉动地产股活跃外,还能拉动大盘上涨,形成强烈的做多气氛,而其它概念股显然没有这样的能量;3、证监会通过“特停”有意打压概念股炒作,短线投机客敢炒恒大举牌概念股,就在于前面有恒大顶着,被查的风险较低,而其它概念缺少这样的“一棵大树”,导致资金不敢深度介入。总之,当前总体市场环境是,概念股炒作可以短时活跃市场,但不能挑起引领市场上行的大梁。

估值 成长股走向分化是必然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随着半年报的披露接近尾声,股票市场的估值结构迎来了又一次检验和调整契机,很多股价暴炒过的中小创成长股的业绩也遭遇到了证伪,你认为中小创成长股是否会因此进一步加大两极分化?

刘云峰: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相比于主板公司,生命周期更靠前,往往都还没有进入成熟期,成长性较好,但稳定性较差,投资者一旦投资正确,可获得的收益可观,但如果投资失败也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这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炒作逻辑的差异,我们没有办法预期中石油规模翻倍,但却可以预期一家创业板公司,从某个地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但与之竞争的企业有千万个,它是不是最后留下来的那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

从竞争的结果看,最后成功的只是少部分公司,大部分公司都将在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中小创成长股最终走向分化是必然的,也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李泓灏:近期以来,随着半年报逐步披露,各行业业绩分化十分明显,市场估值结构也迎来了一轮变化和再平衡。增长较确定的轻工制造、电子、传媒、建筑材料、房地产、医药医疗等行业,近期表现明显强于指数。相反,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煤炭等周期类行业景气度继续回落,走势趋弱。

半年报业绩成为个股走势的试金石,不少股价被爆炒过的没有实际业务支撑的纯概念股以及业绩远不及市场预期的伪成长股,均被投资者所抛弃,陷入了全面下行的趋势,相反不少业绩优良传统行业估值水平出现稳步抬升,市场板块个股出现了显著的分化。但是由于半年报披露已近尾声,近期中报行情可能已经较为充分的体现了市场对于板块个股的看法,短期基本面如不出现重大变化,中小创成长股的估值结构可能将会趋于稳定。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