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行情能否激活人气

财信网(记者 徐霄)国庆节前,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周周净流出,国庆节后则出现了一定回流,而小长假期间地产调控措施强力出台,以及节后国务院提出引导储蓄资金进入股权投资等等诸多信号持续发出后,市场结构性行情风生水起,接下来,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但存量资金博弈之下,弱市中的星星之火能否燎原、场外增量资金是否入场仍不确定。 

■嘉宾

刘云峰/大同证券策略分析师

李泓灏/民族证券财富中心副总


保证金 场外资金仍在观望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九月份,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周周净流出,尤其是最后一周净流出逾1000亿元,但是本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十月首周,资金出现反方向流动,净流入630亿元,特别是在国庆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净转入994亿元。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是否意味着有增量资金入场?

刘云峰:国庆节前市场资金的确呈现出明显的流出趋势,但国庆节后这一流出趋势就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庆节期间多个城市出台了房地产限购措施,楼市调控政策加码,扭转了市场对于房价的高预期,也阻止了A股资金继续流向楼市。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猛增的流入量,除了假期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是部分买房资金的回流。但这种回流能不能形成持续的趋势,还需要继续观察。由于节前行情低迷使得投资者不敢把行情看得太远,因此,短炒心态比较明显,比如节后首日流入900多亿,首周流入却只有600多亿,说明节后首日大涨后,许多投资者选择了兑现收益,而非继续持有,只有市场敢于长期持股了,增量资金才会不断流入。

李泓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长,且相距近,由于放假期间国际市场消息面不确定性较强,投资者多抱着观望避险的心态应对,导致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净流出,配置到其他较为稳定的市场上。节后首周,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大幅净转入,说明节前流出的资金重新回到市场。但从两市成交量来看,并无明显放大,因此不能判定有增量资金入场。事实上,自年初熔断以来,市场成交量较去年出现锐减,A股一直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状态。

_baidu_page_break_tag_

沪港通 南下资金现回流迹象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近期沪港通资金流向出现新动向,港股通虽然仍是净流入,但流速已明显减缓,尤其是本周前半周,每日105亿元的额度甚至已用不到一个亿,而沪股通130亿元的每日额度中,本周一是流出1.44亿元,,周二、周三则是流入7.58亿元、4.17亿元,你认为沪港通资金是否出现了反向流动迹象?有无持续性?

李泓灏:从目前的资金流向上来看,港股通流入速度明显减缓,前期资金南下热度持续升温原因在于国内市场与外围市场的做多热情,前期美国三大股指连续创出新高,港股也走出的强劲反弹的势头,相比较国内市场具备明显的赚钱效应优势,所以出现前期港股通大幅流入的现象,但近期港股在经历一波大力度反弹后上涨动能减弱,主力资金更倾向于高位套现后转战近期表现良好的国内市场,应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目前A股市场投资环境相对较好,房地产市场调控预期的增强,跷跷板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为市场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短期看好六中全会后的市场表现。

刘云峰:产生这种变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汇率原因。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但按照以往的惯例,央行对于汇率是有管理的,一般不会允许汇率的持续性的贬值,而是会在一波快速贬值之后,平稳一段时间,因此近期的连续贬值,可能意味着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汇率又将逐步恢复平稳,所以部分利用港股通进行汇率套利的投资者,便选择了暂时兑现收益;第二是近期港股涨势较好,在连续上涨之后,部分投资者也有获利了结的需要。虽然未来能否形成反向流动的趋势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前期那种大规模的南向流动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人气 政策面预期撑起股市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九月底地量之后,十月份的股市成交量出现了稍微放量现象,但仍没有恢复到七八月份的水平,市场信心和人气仍然不足,一些市场人士仍将其定性为存量博弈,你对此是否认同?你认为投资者解套、人气回暖是否仍将有一个慢长过程?

刘云峰:当前市场尽管有资金的流入流出,但确实还是存量博弈状态,只不过与9月相比,存量资金没有继续减少,而是有小幅回流罢了。市场人气回暖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当前的确有许多恢复行情的有利因素,比如楼市调控政策加码、六中全会临近等,但这些还是一些暂时稳定市场的因素,市场人气的真正恢复,还需要经济面支持。目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已有乐观变化,该乐观变化未来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强化,那么市场人气就可能快速恢复和上升,并真正形成趋势性行情。

李泓灏:目前来看,近期两市成交量温和放大,两融余额重回上升态势,再度突破9000亿元,融资客参与热情明显回暖,创10月份以来新高,这说明有部分场外资金进场迹象,但级别有限,确实仍处存量资金博弈的大格局。我们认为,近期支撑股市上行的主要力量还是政策面预期的改善,加之10月下旬的六中全会召开,市场的风险偏好明显提升。而未来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下,房地产市场的紧缩措施持续、互联网金融整治大幕拉开,以及银行理财、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下行,A股市场的配置价值将不断提升,而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回暖,资金流入A股市场将是长期大趋势。

_baidu_page_break_tag_

动向 主力资金尝试持续做多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虽然最近股指疲弱,但是市场热点仍此起彼伏,如股权收购、国企改革、PPP、债转股、次新股……等等,但是其持续性和号召力均有限,你认为这种格局是否会仍然存在?未来是否存在激活全市场可能?如果未来大盘突然整体强势回暖,是否依然可能是波段见顶征兆?

刘云峰:近期行情能够维持当前状态,没有继续低迷下去,与近期市场上热点此起彼伏有着较大的关系。但这些热点只维持了行情不跌,却没有引领股指形成趋势性行情,很关键的原因,是持续性不强,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还没有一个长期的稳定预期,另一方面则是前期证监会“特停”,给市场带来的思维惯性。目前来看,这两方面的因素,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因此这种局面活跃、整体相对平衡的走势,或许还将延续。未来如果大盘突然转强,投资者可以通过成交量等其它因素来佐证行情的性质,如果成交量放大不充分就可能是诱多,如果突破带量,则有可能是新一轮行情的开始。

李泓灏:从近期盘面看,市场热点持续性已经明显增强,不管是本轮行情的核心板块“股权收购概念”龙头股四川双马的三连板,还是以佳电股份、中国联通为代表的“央企混改6+1试点”板块也展现较强的爆发力,而在前期强势板块高位盘整之际,高送转填权、铁路基建又纷纷活跃。这说明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临近,市场环境相对稳定,主力资金开始尝试持续做多。而指数在面临年线和3100点压力之际,出现震荡调整消化获利盘的压力,夯实底部根基,利于行情持续发展。总之,只要成交量不出现持续明显萎缩,就将持续吸引增量资金进场,结构性行情也将继续发酵,主流板块也将反复活跃,由于存量资金博弈大格局尚未改变,因此市场和热点短期的节奏是震荡攀升,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或许更适合当前A股。而充分震荡和盘整之后,市场将大概率突破3140点压力,并非见顶征兆。

两融 市场信心还比较脆弱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历时一个多月之后,本周融资融券余额再度上破9000亿元,作为股市资金的公开杠杆,两融余额出现抬头现象,是否意味着场内投资者信心略有恢复?你如何看待其持续性?

李泓灏:今年以来,两融余额维持在8500亿上下波动,余额上破9000亿元共出现过三次,分别在4月、8月和10月,股指的点位均在3100点附近的高位,可见两融余额的走势与股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今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明显的震荡市特征,存量与存量杠杆资金主导,两融余额的反弹反映了市场情绪的回升,但还不能判断场外资金出现明显流入迹象。我们认为,股指经历了8个月的震荡蓄势期,存在向上拓展空间的可能,而两融余额也将伴随着股指的反弹持续回暖。

刘云峰:两融规模与行情有较大的关系,行情走好,两融余额通常也会同步上升,节后行情持续走高,很大程度上推高了两融的余额,而两融资金作为风险更高的杠杆资金,其余额的大小,可以用来评判市场风险偏好水平,两融余额的上升意味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其实质就代表着市场信心的恢复。但是由于风险偏好受市场情绪影响较为明显,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短炒心态比较明显,情绪波动就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两融余额上升的持续性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稍稍恢复的市场的信心,也是比较脆弱的。

_baidu_page_break_tag_

IPO 炒新行为过于非理性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最近一段时间,二级市场虽然疲弱,但新股发行依然保持着正常节奏,甚至有时还有所加快,网下打新门槛也再度提高,而网上打新则中签如中彩,很多投资者对此颇有微词,你认为一二市场这种动态平衡何时才可能被打破?

刘云峰:产生这种对立情绪,主要源于一二级市场之前的过高价差,首先一级市场定价有窗口指导,无法市场化,相比于二级市场明显偏低,其次是二级市场的炒新行为过于非理性,新股估值明显高于同类老股票。对一级市场定价的问题短时间还很难解决,因为市场化虽然意味着一二级市场间差价的减少,矛盾的降低,但也意味着上市公司会“圈”走更多的资金,会产生另外一个矛盾。而二级市场非理性炒作又是由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决定的,短时间内也很难解决,只能通过改变现在过于严格的新股上市首日价格限制的制度,减少新股“秒停”现象,避免进一步强化新股的投机氛围。

李泓灏:从今年7月份以来,网下打新因其高额回报备受大资金投资者青睐,成为目前市场中大热的一种业务,各券商也纷纷推荐符合条件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也导致打新门槛不断提高,使得很多取得资格的投资者因市值不够而无法真正参与网下打新,其根本原因是在于网下打新只是网下合格投资者询价的后续环节,属于网下新股发行定价后的配售过程,根据发行定价制度要求,只有机构及部分大资金个人投资者才能参与,是发行制度的要求,对发行上市至关重要,不能因为网上投资者微词就修改制度,破坏发行定价机制,那样新股发行将失去制度支持,个人认为未来推行的注册制能够以新的发行机制代替目前制度,使新股发行定价制度更加市场化。

结构性 关注热点能否深化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进入十月份后,虽然大多数个股依然疲弱,但局部股票又出现了久违的强势上涨态势,甚至是连板走势,如中际装备、西王食品、海德股份等均在最近出现较大涨幅,营造了局部赚钱效应,你认为这种弱市强股现象是否合理?星星之火是否具备进一步燎原可能?

李泓灏:今年中秋节和国庆双节时间比较近,同时又是长假,外围由于英国脱欧黑天鹅事件及美联储多次议息会议等因素扰动,不确定性较大,大资金考虑安全,会减少市场配置,造成了九月连续地量成交。进入十月,市场成交量有所放大,但仍然不足以启动大规模的上涨行情,选择中际装备、西王食品、海德股份等有政策利好的个股集中攻击,也就成为弱市行情中的亮点,属于存量资金博弈的结果。从目前来看,市场如果能够持续出现连板股票,带动部分板块逐步走强,将会吸引场外资金尝试性入市。板块轮动上涨后,大盘股估值优势更明显,将对资产荒下的保险等大资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宏观面持续改善的条件下,星星之火已具备进一步燎原的可能。

刘云峰:要看星星之火能否燎原,就要看它能不能扩散和蔓延,中际装备和西王食品近期的大涨,主要因为其涉及重组,因此其可复制、可扩散性不强,对市场人气的带动有限。但海德股份的上涨却不一样,其上涨主要缘于其涉及债转股业务,而这一业务或者说这一概念,在市场上可以找到大量的相关公司,其上涨对于类似公司有着示范作用,容易形成群体效应,并进而形成局部热点,所以类似股票的上涨对于维持市场人气有着较大的帮助,只是在存量博弈的大背景下,这种活跃可能只是局面的、结构性的行情。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