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资金面会否再度紧张

财信网(记者 徐霄)2016年仅剩下不足两月,年末资金面会否周期性紧张惹人关注。本周,美、英、日、澳央行都召开利率决策会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12月将加息一次,全球货币宽松呈现趋紧态势;美元指数在近期第三次冲击100大关未果,但会否再现金融风暴仍令人狐疑;人民币贬值预期难打消,资金仍未见大幅流入A股迹象,而万亿解禁潮却令市场担忧声再起。

■嘉宾

刘云峰/大同证券策略分析师

李泓灏/民族证券财富中心副总


美加息 流动性拐点或还没到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本周,美联储、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都召开利率决策会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12月将加息一次,欧、日央行也更审慎评估非常规刺激手段,全球货币宽松呈现趋紧态势,而美国总统大选的不确定性也正在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你认为全球流动性拐点是否有可能到来?

李泓灏:十一长假以来,尽管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但全球风险资产整体调整有限,我们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将很难短期改变全球平均利率的水平,全球资产荒的格局将会持续一段时间,风险资产价格的调整或将延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央行相继启动QE购债措施,这导致当前避险性国债正变得相当稀缺,令全球投资机构陷入无避险债可买的资产荒困境。近期,欧、美、日国债收益率均跌至历史新低,对于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吸引力也变得越来越低,这也倒逼这些投资机构更愿将资金回流股市,寻找新的避险套利机会。因此,在贡献全球GDP35%的国家还在实行负利率或者零利率的背景下,全球流动性的拐点还没到来。

刘云峰:我认为目前谈全球流动性出现拐点,还为时过早。美国步入加息周期意味着美国结束长达7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这得益于美国经济的复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已全面复苏,各国在采取货币政策时,虽然会受美国加息政策的影响,但最根本的考量还是能否推动本国经济的复苏。如果美元加息导致本国经济遭受进一步打击,甚至不排除某些国家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可能,而且本币的贬值有时也是某些国家政府所希望推动的事情,比如说日本。所以说美元加息意味着之前全球央行货币政策集体宽松的局面有所改变,但暂时还不会导致集体收紧,否则对美国之外的其它国家的经济会构成更大的影响。

_baidu_page_break_tag_

美元 关注美元指数上涨原因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美元指数在近期第三次冲击100点大关,但暂未成功。去年3月和12月,美元指数一度冲上100点大关,但随后都得而复失。最近25年来,美元指数共计有两段时间维持在百点大关以上,分别为1989年5月15日至1989年9月22日以及1997年7月30日至2003年4月15日,对应着日本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风暴。因此,市场人士普遍警惕美元这次强势回归。你对此是否认同?

刘云峰:关于美元指数上100点后分别对应日本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因果关系。日本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导致了美元指数的大幅上涨,而非美元强势导致了两次危机的产生,所以美元指数突破100点,不是未来将有危机产生的充分条件。当前美元的强势,其实是欧债危机以及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事件的结果,所以要关注的不是美元指数本身,而是引发美元指数上涨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目前来看,欧债危机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暂时也没有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俄欧关系较此前也有良性变化,所以暂时还不必过于担心危机的恶化。

李泓灏:此次美元升值的一个前提是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且在加息前充分考虑非农就业数据及失业率等指标,目前来看,加息节奏平稳,估计会是个长期过程。反观全球经济,不但缺乏增长力度,同时还遭遇地缘政治事件的冲击,在经济疲软和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各种全球事件频发,其中英国退出欧盟,更是让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美元选择加息,引发资金流入美国,从其他经济体撤离,加剧当地货币政策与汇率矛盾问题,不得不防。但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强劲,正在推行的供给侧改革更是立足长远,未来增长有保障。所以我们虽关注美元加息,但更应坚信打铁还得自身硬,抓住目前发展机遇提升我国国力才是第一位的。

逆回购 年底资金面仍可能紧张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最新数据统计,央行逆回购存量已增至14900亿元,将在未来一个月内陆续到期。这些逆回购到期时,如果不能接续,将回收市场流动性。你认为这是否会加大年底资金面紧张状况?

李泓灏:本轮的资金紧张是央行有意提高资金成本倒逼机构降杠杆及人民币贬值推动外汇占款加速流出的共同结果,外汇占款持续流出导致总量资金收紧,而央行提高资金成本则导致资金价格抬升,量价因素交织推动了资金面的持续收紧。

到年底,我们认为这种趋势仍很难改变。一方面,美联储12月加息几成定局,美元走强势头凶猛,人民币汇率无论相对于美元指数的升值幅度,还是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贬值幅度,都依然存在高估,未来仍存在进一步贬值的压力,外汇占款持续流出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显示出无意大水漫灌的态度。另一方面,央行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故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逆回购如到期后不能接续,将大大加大年底资金面紧张状况,当然央行会采取多种货币工具动态调整资金供给,资金面仍在央行可控范围内。

刘云峰:从目前来看,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总基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大规模回收流动性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考虑到要抑制资产泡沫,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基本被封杀了,后续可能会根据通胀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比如有一些小规模的净回收,以影响市场的预期,是有可能的。由于年底前美元加息的预期已导致部分资金存在外流的风险,因此央行不大可能有意制造资金紧张的局面,更多的还是维持当前的水平,在真出现资金面紧张时,可能还会向市场投放资金,所以对于年底资金面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心。

_baidu_page_break_tag_

贬值 对A股影响相对有限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日前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此前,央行副行长易纲也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人民币汇率比较稳定。尽管官方频频表态,但市场仍普遍预期人民币将贬值、资本将外流,最近两个月,人民币兑美元也持续贬值,但近日止步6.8大关,你认为未来汇率波动将对国内A股市场有多大负面影响?

李泓灏:本轮人民币贬值与前两轮有所不同。一是宏观经济开始企稳,刚刚公布的10月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双双创下逾两年新高,订单指数企稳向上,制造业需求延续扩张的趋势,经济比预期的要好,官方非制造业PMI也升至年内高点,再次表明经济趋稳态势已较为明朗;二是央行改善预期管理,市场对美元走强阶段人民币贬值的价格形成有心理预期;三是外汇管制加强,以央行外汇占款变化衡量的单月资本外流规模减少至1-2千亿元,比年初单月6千多亿元的资本外流规模明显收缩。另外,本轮人民币贬值是相对被动的贬值,而前两轮人民币贬值伴随着美元指数的走弱,解读为汇率相对高估后的修正,近期市场已充分理解汇率价格形成机制,对中间价调整有心理预期,10月以来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1.35%左右,但是从即期和远期汇率隐含的市场贬值预期看,依旧较为稳定。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和压力将会逐渐减弱,对A股市场影响相对有限。

刘云峰:近期人民币的贬值主要是针对美元贬值,针对一篮子货币,则未必贬值,换句话说,近期美元的强势,造成了其它主要货币的全面下跌。在此前景下,单纯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强势,并不符合中国经济的根本利益,就像当年强势美元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一样。近期人民币贬值速度虽然比较快,但仍旧在可控的范围内,一波快速急跌之后,然后再企稳一段时间的表现,基本延续了人民币此前的表现,这说明国家对人民币的汇率还是有很强的控制力,所以首先不必担心人民币汇率会失控。只要人民币汇率还在可控范围内,其对于A股的负面影响就不会很大,本次人民币贬值期间A股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债煤牛 抑泡沫已影响货币政策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在低利率和股市低迷的背景下,今年债市持续走牛,近期以煤炭为首的大宗商品也持续走出一波局部牛市行情,但农产品、化工品涨幅有限,你认为年末通胀情况是否会扰动货币决策?年内是否仍然存在降准可能?

刘云峰:事实上,近期大宗商品以及楼市的上涨,已经对后续的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抑制资产泡沫,也已经被提到了比以往更重要的位置,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期望货币政策过度宽松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还要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但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年内降准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因为降准的政策力度过大,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央行可能不会采用,更多的还是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创新工具等相对比较温和的水段,来实现调控的目的。

李泓灏:今年上半年,全球资金宽松,在我国反应出来的是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造就了债市的持续走牛。今年以来,煤炭脱离了近两年来一直低迷的景气度,这和供给侧改革、资金面宽松和价格抬升密切相关,反映了一定程度需求端的好转。但目前利率向下空间有限,一方面,PPI指数近期由负转正,体现在企业利润方面回暖,封杀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大幅下行,制约利率下行空间;另一方面,虽然宏观经济短期指标向好,近期美元加息概率在逐渐提高,资金外流,将缓解通胀甚至可能会出现不乐观的经济形势。资金方面央行已表态,基础货币不会大量投放,资金价格易上难下,央行货币政策大规模宽松受到制约,年内降准基本无望。面对年末流动性吃紧的局面,央行更多的是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灵活应对。

_baidu_page_break_tag_

A股 场外资金仍持观望态度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上周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净流入173亿元,逆转了前一周净流出58亿元状况,但余额继续下降至13779亿元,而从股市成交量上看,并未出现太明显的放量现象。你认为股市资金面是否依然未见明显改观?年末能否保持目前平衡态势?

李泓灏:从上周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情况来看,净流入量明显大于上上周的净流出情况,同时结算资金余额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市场既存在增量资金入市,又存在存量资金参与市场交易的意愿在增强的状况。反观A股市场目前的表现,量能虽然没有明显放大,但是市场围绕3100点位持续震荡整理,市场中热点持续有所增强,同时以券商、基建为代表的一、二线蓝筹反复活跃,大有冲击前期的牛熊分界点的态势。虽然如此,市场量能仍不足以实现有效突破关键性的技术点位,所以在市场没有明显趋势之前,目前对于房地产、债市挤出的大量增量资金入市只能是种期待。同时,美国仍然维持原有利率不变,增加12月份的加息概率,国内资金的外流仍是市场上需要面对的压力,在货币政策稳健预期的基础上,资金面的明显改观仍然有待观察。

刘云峰:国庆节之后,股市资金面扭转了之前的流出趋势,总体处于平衡略偏乐观的情况。目前来看,这种平衡暂时还将维持,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投资者仍不敢贸然做多。首先,美国大选在即,由于市场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预期不明,因此也就担心选举结果公布后可能出现一些不确性的情况。其次,美国年底加息预期升温,也可能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场外资金总体上,仍持观望态度,在这些事件最终明朗之前,A股资金面维持当前的平衡略偏乐观的可能性较大。

解禁 警惕小利空打破平衡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未来三个月内,A股市场将迎来万亿解禁潮,年末两月的解禁市值就接近6000亿,创本年度解禁高峰,这给当下市场带来不小的现实压力,你认为这次解禁潮是否会转化成套现潮?其对市场格局将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刘云峰:限售解禁一般不会马上转变为市场的抛压,许多股东即便是解禁也未必会出售股权,所以不必担心解禁潮会变成套现潮,所以对于解禁潮总体上并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即便如此,仍提醒投资者稍加留意,解禁给市场造成的心理压力,以及个别股东减持可能带来的蝴蝶效应,因为当前市场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对于利空的消化能力有限,这时候哪怕是一点小利空,稍一不注意,就可能打破之前的平衡。此外,还要注意观察市场的其它因素的变化,防止出现利空叠加的情况。

李泓灏:据测算,未来三个月A股将有超万亿元市值解禁。从全部解禁市值来看,2016年10月是全年解禁压力最小的一个月,解禁市值为940亿元,而从2016年11月开始,全部解禁市值呈现递增放量的趋势,2016年11月、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分别为2287亿元、3643亿元和4363亿元,合计10293亿元,其中2016年12月达到了2016年全年解禁量的高峰。11月、12月两市解禁市值合计近6000亿元,将有逾200只个股限售股解禁,主要分布于计算机、机械设备、传媒和电子行业等几大行业。在A股估值偏高的背景下,首发以及定增股东都具备较强的减持动力。在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格局下,限售股解禁高峰的到来势必压制大盘上行的空间,再加上近期面临着美国大选、加息预期等诸多外部不确定性事件,市场面临较大的压力。投资者应回避解禁潮相关标的股票,避免因解禁潮到来而造成股价下挫;当然,从历史看,解禁套现也时常伴随着标的恶炒,但终究目的在于套现,投资者还应注意风险。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