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品终于迎来反弹

昨日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以上涨为主,尤其是压抑很久的化工品终于迎来了一波反弹,塑料、沥青、PP、甲醇全天领涨,农产品则是油强粕弱,持续下跌近三个月的黑色、橡胶、煤炭等工业品尾盘也出现拉升。截至收盘,沥青上涨2.82%,塑料上涨2.46%,甲醇上涨2.33%,PP上涨2.15%,动力煤上涨2.11%,橡胶上涨1.83%,螺纹上涨0.6%。昨日农产品资金净流入2.9亿元,工业品则是净流出4.3亿元,整体微幅净流出,总沉淀资金则回升至999亿元。

玉米播种接近尾声

5月8日,当资管网玉米考察团来到黑龙江的时候,玉米播种已经接近尾声了。汽车奔驰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我们随机下车询问那些正在种地的农民,问问他们去年种玉米的收成情况,今年的种植面积变化。

黑龙江桦南县的农民齐增山种了30年地,凭着老农民的经验,他认为田里耗子大,往往是增产的预兆。“今年耗子特别大,估计又是个丰收年。”但是,他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去年玉米增产不增收,估计今年也好不了。

“三斤玉米不抵一瓶矿泉水。”农民齐增山家里刚顺利播下了一晌玉米(15亩),去年他共收了12吨玉米,三毛到三毛五钱一斤就卖掉了。

“可以不卖吗?”我们认为,目前市场上玉米的收购价已到了8毛钱一斤,如果农民能够留到现在出手,应该是可以赚不少钱的。

“那哪能啊,不能留。”齐增山告诉我们,玉米价格即使再贱,也得在收割完后赶紧卖掉。

这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卖的现实压力。

首先,农民缺乏存储条件,玉米囤在家里容易坏掉,不可能熬上半年,等待价格上涨。齐增山告诉我们,刚打上来的玉米水分大,不晒干很快就坏掉了,但是几万斤的玉米根本不够地方嗮,再说天也冷了,晒也晒不干了。

其次,农民必须在元旦之前把种地的贷款还上。据了解,黑龙江的农民在每年开春后一般都从当地的信用社贷款买农资,年利息8%左右,如果不能及时还款,将要缴纳一笔惩罚性的滞纳金,而且还影响第二年的贷款。

第三,收完玉米,东北就开始寒冷的冬季,农民就进入农闲时分了。东北农民的娱乐少不了“耍钱”(赌博),不卖玉米就没钱耍,生活就没啥乐趣了。鸡西的一位的哥告诉我们,东北这里的农民爱耍钱,老习惯改不了,所以收了玉米赶紧卖。

齐增山给我们算了算,他们种一晌地的成本在1万元左右,一晌地能够打2万2千到2万5千斤玉米,一斤玉米卖0.45元以上才能够保本,去年是靠国家补贴才能够勉强不亏钱。

我们不禁要思考了,1年1万元的种地成本都拿不出来,还要靠贷款,这种地的农民到底手头上该有多紧巴啊?他们种地的利润该有多微薄啊?

种地指望国家补贴

正是因为利润微薄,一位路边的农民告诉我们,不种上500亩地,没啥赚头。赚啥呢?赚国家补贴。算算一亩地国家补贴200元,不论500亩地玉米价格高低,这10万元的补贴是稳得的。

据了解,政府出台的政策是,未来连续3年,只要农民不种玉米(种啥别的都行),一晌地可以获得2500元的补贴。但是,齐增山告诉我们,这个政策农民不买账的,因为他们习惯了种玉米,不愿意种别的,再说他们也认为未来3年的事,谁说得准呢?

在齐增山所在的村,共有2200口人,有1万5千亩地,去年是90%种玉米,今年玉米面积有所下降,80%种玉米,20%种大豆。

与农民不同,桦南县的垦殖场,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占20%、大豆的种植面积占80%,与去年相比倒过来了。垦殖场的一位队长告诉我们,国家种植政策要求他们按这个比例改种,他们是国营单位,必须执行政策。

据了解,垦殖场掌握的耕地在整个黑龙江省占该省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农垦是黑龙江的种粮大户,相对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他们更有规模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组织优势。

总体来说,相对于农民,农垦能够长盛不衰,与其说胜在规模,不如说胜在组织;而无组织的农民,永远只能是乌合之众,没有做大做强的希望,也许再过20年,他们将永远消失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取代他们的将是一种更高效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