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市:双十一在砸中国货的牌子?

冷眼看市

双十一在砸中国货的牌子?

有人开玩笑,说去日本坐的是客机,回来的时候就改货机了。每个人都是满满的两三箱子货。过去只听说旅行团抱怨进店太多,威逼利诱强制消费,但偏偏去日本的团,大家都抱怨进店的时间太少了。

其实大家抢购的也不是啥高大上的玩意,化妆品、药品、水杯、小家电等都是中国商场里的常见品种。要说为啥到日本去买这些商品,日本导游的一番话耐人寻味。他说日本是个追求品质的国家,最好的东西总是留给自己。据说日本最贵的和牛、神户牛,每公斤都能卖到1500元人民币。神户牛不但喂养精细,而且讲究保持血统纯正,绝不会为了多出牛肉去杂交,甚至2012年前神户牛肉是不允许出口的,完全由日本国内自己享用。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令食客们神往。

对品质近乎苛刻的要求,给日本创造了质量的神话。以至于隔海相望的中国人,把日本视为购物天堂。一个保温杯在中国也就是几十元,但日本的价格要翻一两倍,原因很简单,人家保温时间长一些。质量做得好一点,只要增加一点成本,但是售价却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全世界都认可了日本商品的品质,这种口碑带来了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这是日本人的生意经,而中国人的观念显然与之差异极大。马上就要到来了的淘宝双十一血拼,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啥叫血拼,就是厂家店家一起大放血。双十一的主题只有一个:降价降价再降价。淘宝有个神奇的功效,就是能把所有的商品放在一起比较,由于网络的隔膜,商品在网上不可能像实体店里那么真切比较感受,因此价格就成了主要比拼的因素。

吸引眼球最多的,肯定是打折多的,价格最低的。为了保证价格的竞争力,淘宝的指向就是不断降低成本。而成本的降低,往往意味着品质的打折。淘宝是把人性中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不断放大,而双十一就是这种心态的登峰造极。历经十几年,不断做大的淘宝,已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现象,也逐步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进而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只追求便宜,而忽视品质,市场的无形之手总是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引向地摊货、大甩卖。

今天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建设规模和速度,但是也看到了中国商品的品质。其实就日本商店里卖的那些玩意,从技术上来说,中国人完全可以做到。事实上,很多所谓日本货,就是按照日本标准在中国加工生产的。既然我们能做到,为什么不生产出和日本一样的电饭煲、马桶盖、面膜,原因很悲催,我们没有买高档国货的概念,不要说老外了,就是在我们自己心里,也觉得国产就意味着抵挡,而低档只配低价。

优质的国货很难在自己的国家打开市场,眼睁睁地看着大家带着大把的钞票,花在日本、美国、欧洲。供给侧改革说了几年了,这是一个切中要害的举措。但是改革不仅是下几个文件,关掉几个生产过剩的工厂就能实现的。一个成功的经济改革措施,必须有市场的支撑,要让注重品质的企业把商品卖得掉,赚到钱,前提是中国人要逐步改变自己的观念。

或许改变就可以从摒弃双十一开始。淘宝把一切都简单地变为价格战后,已经逐渐显露了它的弱点,这种低端的倾销模式,就是助长偷工减料假冒伪劣和不正当竞争,在砸中国商品的牌子。今天,富起来的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网购不可能废弃,但电商的管理也要不断提高门槛,确保信用和商品品质。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并且防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让电商市场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为未来出现更加便捷,并有助于不断提升商品品质的新商业模式打下基础。京东近期开一千家实体店之举,或许就是一种电商提升品质和层次的新探索。

有一天,当全世界的人都以拥有中国货感到自豪的时候,中国人才算真正实现了自己由富变强的梦想。 李晓辉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