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期

继去年11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今年2月24日工信部消息,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决定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由工信部部长苗圩担任组长,每年召开会议,探讨工业互联网重大事项。业内人士认为,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动作进一步落地,未来行业前景广阔。

事件驱动 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成立

去年11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今年2月24日工信部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决定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工信部部长苗圩任专项工作组组长。

专项工作组主要职责为统筹协调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类似于2014年,国务院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集成电路产业推进工作的统筹,当年9月便成立集成电路大基金,迄今已撬动6000多亿投资基金,此外还有各类政策持续加码,为产业保驾护航。而集成电路仅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硬件,在整个工业互联网中也只是其中一个细分领域,这样就已形成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工业互联网专项小组的成立所能引发的资金支持和后续政策的加码有望超预期。

此次,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动作进一步落地,工信部部长亲自任工作组组长足以显示国家对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视程度。

事件意义 工业互联网为强国之路基石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聚焦新兴制造战略,通过构建新型生产方式与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推出工业4.0、美国实施先进制造战略、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法日韩等国纷纷推出制造业振兴计划,可以说制造业将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重塑制造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云计算的成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步完善,使得它们不仅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还会帮助企业催生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商业模式。

作为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和工业配置资源的核心,在制造业变革和技术革命的历史性交汇期,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其中网络、平台、安全是构成工业互联网的三大要素,平台尤为重要。

工业互联网是连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

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提出“制造业回归”,发力先进制造;而我国国内制造成本抬升,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大力发展高端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势在必行。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主要国家抢占全球产业竞争新制高点、重塑工业体系的共同选择。东吴证券认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对推动信息产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速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产业分析 各地企业上云不断落地

2016年工业云发展良好,企业用户数超过60万。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16个省市进行了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大量企业开始使用政府主导的工业云。根据新浪财经和中国经济网,截至2017年1月,我国工业云平台应用率已达35.9%。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6年我国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数分别超过4万、10万、25万、60万,年均增长超过146%。2017年,是推动“企业上云”关键之年,例如:浙江全面推进“十万企业上云”计划;江苏启动“1+30+300工程”推动制造业上云;山东也积极推动“企业上云”,济南市率先出台“企业上云”行动计划。

在整个工业互联网体系中,工业软件、工业云平台和工业大数据是关键的三个领域,产业链相关企业将受益。工业云能实现面向工业实际需求以及工业创新应用的工业软件的推荐,支撑工业智能化应用。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长,2016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3530亿美元,同比增长5.85%。

目前,中国高端工业软件市场80%被国外垄断,中低端市场的自主率也不超过50%。由于高端工业软件价格昂贵,大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而少数示范企业构不成真正的工业4.0社会。生产管理软件基本被美国、德国、英国等美欧国家垄断,亚洲企业在其中占据极少的市场,而生产控制类企业在全球的分布相对其他业务门类较为分散,但主要位于美国、欧盟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具体来看,全球范围内,研发设计类代表企业有西门子、欧特克和达索系统;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代表企业有西门子、通用电气和ABB;业务管理类企业有SAP和甲骨文。

智能制造可分为执行层/设备层、控制层、运营层、管理层和企业层。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s)是制造执行系统。MES涵盖产品定义、生产能力、生产调度、生产绩效管理等方面。2014年中国MES市场25亿元,2018年将达100亿元,2014-2018年复合增速40%以上。

工业云采用 “大规模计算平台+大规模工业设备+领域专家团队+主导产业创新服务”的垂直创新模式,工业PaaS是当前领军企业布局的重点,是平台核心能力的集中体现。其本质是在现有成熟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上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操作系统,为工业应用软件开发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通过对通用PaaS平台的深度改造,构造满足工业实时、可靠、安全需求的云平台,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模型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并封装为可重复使用和灵活调用的微服务,降低应用程序开发门槛和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测试、部署效率。云计算企业提供云计算基础资源能力及关键技术支持,典型企业如亚马逊、微软、Pivotal、Vmware等。国内云服务企业主要有阿里云和用友网络等企业。

工业大数据基于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进行海量数据的存储、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呈现。工业大数据推动互联网由以服务个人用户消费为主向服务生产性应用为主,由此导致产业模式、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塑。大数据与智能机床、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结合,推动了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和网络制造的发展。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物流、电子商务的联动,也进一步加速了工业企业销售模式的变革,如精准营销配送、精准广告推送等。

投资标的

三大领域从中受益

东吴证券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实质是依靠对制造业不同环节植入不同传感器,进而不断进行实时感知和数据收集,然后借助于数据陆续对工业环节进行准确化的有效控制,最终实现效率提高的目的。

虽然我国的传感器产业已基本形成,但适用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垄断,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根据中国信息通信院预测,201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37亿美元,本土化率将从2015年的13%提升到2019年的27%。

此外,控制端支撑着工业和信息的融合深化,看好深度行业理解与平台型系统集成商。平台型工厂总包商相比单纯的软件上在国内更具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此外具有产业协同能力、对行业深度理解的集成商也有望胜出。

同时,执行端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程度低,看好专注核心零部件技术的企业。当前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国产自主品牌份额不到10%,这主要受制于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缺乏,进而导致没有成本和价格优势。我们看好专注于核心零部件技术研发的企业,一旦技术实现突破,有望成为进口替代的首选。

具体标的上,东吴证券看好国家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国产企业进口替代加速的企业。推荐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机器人、埃斯顿;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减速机制造商——上海机电、双环传动;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克来机电。建议关注天奇股份、黄河旋风(明匠智能)。

新时代证券认为,在整个工业互联网体系中,工业软件、工业云平台和工业大数据是非常关键的三个领域,产业链相关企业将会受益。相关标的推荐首推用友网络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软硬一体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助力工业企业上云),重点推荐:东方国信(战略布局“大数据+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落地)、宝信软件(钢铁领域MES、EMS产品市占率国内第一,具备开发“云+大数据”平台以及机器人能力)、汉得信息(企业智能化升级推动ERP精细化管理)、上海钢联(“电商+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交易+供应链服务+物流+仓储”大宗电商生态圈),关注鼎捷软件和今天国际。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