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氟多李世江:创新转型一直在路上

多氟多在改革开放的一轮又一轮的浪潮中,从芝麻企业逆袭成中国氟谷。

企业家谈改革开放40周年(2)

多氟多李世江:创新转型一直在路上

曾经是河南焦作一个濒临倒闭的区办化工厂,一跃到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龙头,多氟多(002407)在改革开放的一轮又一轮的浪潮中,从芝麻企业逆袭成中国氟谷,在公司董事长李世江眼里,这个历程恰是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大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而与时代同频共振更是多氟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家区办小厂的蜕变

40年前改革开放,冰河解冻的中国开始形成第一批企业家阶层,不久后,退伍后在县级化肥厂当农民工的李世江即将考上广播电视大学,打通了人生的向上通道。

10年后,多氟多的前身焦作冰晶石厂这个区办化工小厂宣告成立,注册资金仅270万元,生产作为电解铝加工助熔剂的冰晶石,产品单一、工艺落后。1994年,李世江来到濒临倒闭的焦作冰晶石厂,走上了从草根到氟王的竞技跑道上。

由于曾在原化工部短暂工作参与起草了全国无机氟化工发展规划,李世江洞悉了国家氟化工行业的一个重大发展方向:即利用磷肥副产品资源生产氟化工产品。于是他着手研究解决磷肥副产品氟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问题,并带领新聘请的专家团队攻坚克难,历时三年时间,探索出了氟硅酸钠法制取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这项技术利用磷肥副产品氟硅酸钠为原料,生产高分子冰晶石,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磷肥工业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打破了国内几十年来以萤石为原料生产冰晶石的传统工艺。

而那时,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开始下海试水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李世江也下决心打破稳定的生活开始自己的创业梦,这个项目后来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获得了国家800万元的资本金,李世江据此成立了多氟多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焦作市开始了第一轮转型之路,其中就包括做大做强铝工业,作为电解铝企业重要供货商的多氟多,由此在氟化铝和冰晶石方面发展成为的全球企业龙头。一组数据说明了多氟多的地位——目前多氟多在冰晶石全国市场占有率为60%,已连续15年全国出口量第一;而氟化铝全国市场占有率为35%,连续10年全国出口量第一,多氟多的蜕变就像是一滴水,映射出改革开放的时代进步。

创新经济转型样本

在焦作市做大做强铝工业的第一轮改革转型中,以氟化工立于潮头的多氟多,很快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当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就无法再翻番了。”而随着国内电解铝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氟化铝和冰晶石的产能过剩问题随之突出,转型的难题再一次摆到了多氟多的面前。

在考察日本时,六氟磷酸锂进入李世江的视线,因为当时有业内专家对他说:“把氟元素研究透了,产品不应该论吨卖,而应该论斤卖。有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叫六氟磷酸锂,是氟化工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价格高达每吨100万元。这种生产技术为日本企业垄断,我国完全依靠进口。”

李世江和他的科研团队用了12年,埋头研究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首创以无水氟氟酸、工业碳酸锂的新材料路径,实现产品到工艺的全面自主化。产品从2克,2公斤到2吨、20吨、2000吨,到目前多氟多已经具备了年产60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商。

李世江自豪地说:“大家用的手机里,就有六氟磷酸锂,里面每三块有一块是多氟多生产的。可以说六氟磷酸锂的低价时代是由多氟多开启的。”而这项科研成果也因其开创性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201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借由六氟磷酸锂这个突破口,抓住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多氟多连续攻克了电子级氢氟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锂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关键技术,并在2015年收购了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随后拿到了工信部两款新能源汽车公告,样车接连下线。2016年,多氟多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的 “一带一路”项目、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中原经济区电动汽车“摇蓝工程”正式开工。

“多氟多从氟化工出发,研究了‘氟、锂、硅’三个元素,应用于铝电解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光伏电池三种电池,构成了新能源制能、储能、节能三个要素,追踪研究了‘车身轻量化、动力电气化、整车智能化’新能源三大技术,形成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采访中,李世江用创新的语言讲述了多氟多的创业故事,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多氟多方案”。

今年的1月15日,多氟多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6.97亿元用于“年产1万吨动力锂电池高端新型添加剂项目”、“30万套/年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项目”获批,全力逐梦新能源锂电汽车全产业链的多氟多转型升级仍然在路上。

记者 王君 通讯员 陈相举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