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史万福:改革开放成就我的“通达梦”

史万福说,我遇到了改革开放好时代,遇到了好的政策,遇到了一群好的人。

企业家谈改革开放40周年(6)

通达史万福:改革开放成就我的“通达梦”

“‘通’领30年精彩,‘达’造百年未来。”这是通达股份(002560)董事长史万福去年以来挂在嘴边的话。去年通达股份迎来了公司30年庆,今年则是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庆。“回想过往的点点滴滴,时常发出感叹,这一切不是机缘巧合,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确切地说应该是我遇到了改革开放好时代,遇到了好的政策,遇到了一群好的人。”史万福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三管齐下”成就今通达

“创业之前,我卖过电影票、卖过冰棍、卖过蔬菜、卖过五香粉。然而,这些都不是自己兴趣所在,也没有形成气候。”史万福说。1987年,正直改革开放的热潮如火如荼之时,在妻子马红菊 (通达股份副董事长)的大力支持下,史万福办起了电线加工厂(通达股份前身)。

彼时,由于刚起步,通达股份物资匮乏,设备简陋,厂房用的是油毡搭起的工棚,熔炉设备用的是土炉子,拉线设备是用旧汽车变速箱改造的,就连铝线的退火,也是用一台6马力的手扶拖拉机运输到隔壁的镇上。在困境之中,史万福找到当地一家铝线生意做得比较好的厂家,虚心请教,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经营方式。在一番学习和探索之后,史万福决定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并且要把生产出来的铝线销售给电力公司。两年之后的1989年,安徽遭遇洪灾,史万福第一时间找到安徽颍上水利局,并且顺利签订了5.8吨的铝绞线生产合同,这是通达股份第一个大合同,随后又在霍邱、寿县、叶集等地签订了十余个销售合同。这些合同为公司能够进入良性循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业务量越来越大,原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1992年,通达股份扩建厂房,增加设备。在加大生产力投入的同时,公司开始组建专业销售团队,1995年招了第一个销售业务员,随着队伍的扩大,业务量也越来越大。就在这时碰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公司受到了影响、订单明显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妻子一致认为需要练内功,强管理,抓质量,才能创一流。因此我负责开拓外部市场,健全销售队伍;妻子抓企业管理,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由总经理负责生产,建立强有力的生产团队,提升产品质量。三管齐下,让公司顺利渡过难关。”史万福回忆说。

随后,通达股份抓住了国家发展电网的政策机遇,先后参与了国家农网改造工程、国家超高压电网建设、三峡送出工程、奥运备战线路等项目,步入稳步发展的阶段。2009年,通达股份在国家电网的招投标中的中标量位居全国第一。也就在当年年末,通达股份开启了IPO上市的工作。2011年3月3日,通达股份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挂牌上市。“这对通达来说是一个新起点,对我来说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史万福称。

“一机两翼”再创新辉煌

上市以后,通达股份进入了更加快速的发展阶段。在不久前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史万福提出了通达股份“一机两翼”的长期发展战略,“一机”是指以通达传统的工业生产作为机身,而“两翼”分别指以子公司“成都航飞”和“通达新材料”作为机翼。“‘一机两翼’将带领通达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史万福认为。

今年3月底,通达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向包括公司副总经理任健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8538.14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4000万元。任健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其余部分面向不超过9名特定投资者竞价发行。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5.5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9亿元)。

定增方案中的 “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即由“机翼”成都航飞实施。2015年11月,通达股份公告并购成都航飞,这是一家主要为国内主流的歼击机、大型运输机、教练机、无人机、导弹等提供多型精密零部件的加工服务的公司。其以技术精、服务优、能力强等特点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连续多年在供应商评选中荣获“优秀供应商”的光荣称号。2016年4月收购完成,成都航飞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通达股份业务开始涉足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

对于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通达股份给予了很大的期盼:“项目建成后,公司航空零部件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影响力,扩充公司生产规模,改进产品结构,最终扩大企业营业收入来源,巩固公司在国内航空零部件市的市场地位,项目可行性较强。”

“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产业,未来有望获得快速的发展。公司在立足电缆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市场领域,优化业务布局,实现双引擎发展,公司提出了建设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史万福表示,“时代造就英雄。没有好的时代,就没有好的英雄。通达能有如今的发展,要感谢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今后,公司将紧紧把握新时代的春风,紧跟新时代的步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通达新的辉煌。”

记者 蔡方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