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频吹 市场探底回升 磨底中把握权重题材轮动节奏

本周大盘呈现探底后震荡回升的走势。业内人士认为,本周管理层释放了多个维稳信号,大盘也给予了积极回应;不过要想大盘真正摆脱熊市,光靠打“强心剂”是不够的,需要市场各方付出更多努力。

本周大盘呈现探底后震荡回升的走势,特别是周二、周四,股指均收出中阳线,对稳定市场功不可没。业内人士认为,本周管理层释放了多个维稳信号,大盘也给予了积极回应;不过要想大盘真正摆脱熊市,光靠打“强心剂”是不够的,需要市场各方付出更多努力,特别是引导真正长线资金入市。

维稳信号缓解下跌速率

本周,证监会及时出台五项举措。其中着重强调的“抓紧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和“鼓励包括控股企业、金融企业在内的上市公司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在当前股市低迷时期,通过制度完善和政策激励,将成为稳定市场预期的利器。扩大对外开放也是证监会下一步的工作要点,证监会表示要“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提升A股在MSCI指数中的比重。”

分析人士表示,根据此前的统计,全球跟踪富时罗素指数的基金规模逾1.5万亿美元,如果A股被纳入其中,即使初始权重为5%,带来的增量投资资金也相当可观。

Wind统计显示,本周建筑建材、房地产、钢铁、保险等权重股对于大盘企稳反弹贡献颇多;而计算机、通信板块后来居上,本周涨幅居前。

不过从技术上看,上证综指本周只是日线级别的反弹,周线涨幅并不大。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并未收复上周的失地。所以说,本周消息面的利好只是缓解了下跌速率,尚未改变A股中长线下跌的趋势。

量能水平决定反弹高度

沪市本周成交额6944亿元,而上周大跌时成交额7161亿元,呈现缩量反弹的格局。具体来看,周二、周四上证综指中阳线对应的成交额均未突破2000亿元,表明短线反弹仍是存量资金所为。特别是周五,当上证综指面临2800点大关之时,大部分投资者选择了观望,当天沪市成交额只有1231亿元,继续大幅缩量。

海通证券一分析师认为,最近几个月,只有7月20日、23日、24日连续放量上涨,此后量能均较低,这表明主力试图稳定大盘,但做多缺乏跟风效应,投资者响应的并不多。而从市场来看,盘中的热点多是超跌股,无论是次新、大基建、化工等,都是建立在超跌反弹基础上的。

南京职业投资人孙宏斌认为,从周线来看,沪指表现最强,并未创出新低;而其它指数均创出阶段新低。而从板块来看,大基建近期的强势表现更多是一种护盘行为,当然有金融、地产等权重股协同。不过一旦沪指进入2800点上方的高位区,主力继续大幅拉抬的底气并不足。

维稳不能光靠“强心剂”

对于近期政策面的一些积极信号,市场给予了一定的响应,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维稳市场不能光靠“强心剂”,应推出更多的实质性措施。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理薛先生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本周上证综指最低探至2692点,没有创出阶段新低,其背后是权重股护盘功劳。虽然短期出现反弹,但反弹的基础并不扎实,超跌后的技术性修复意味较浓。当然,政策面“强心剂”给市场一定信心,但要想扭转A股中长期下跌的趋势还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措施,包括制度上的创新。

南京一市场人士黄亚弟认为,下周仍应继续关注权重股的走势,只要它们能轮番表现,大盘短期大跌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要想再往上拓展空间压力也不小。后半周一些科技类公司反弹更多属于超跌反抽,追高还存在不少风险;投资者在操作上应把握权重股、题材股轮动的节奏。

华泰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高股息率行业。货币信用边际放松表态后,经济金融流动性环境的好转仍有待确认。市场的关注点已经从政策转向回到盈利驱动,周期板块有望带动市场企稳,行业配置建议关注股息率较高的行业。

记者 汤晓飞

编辑:gif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