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家公司回购已花236亿元 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两市已有477家公司实施了回购,累计涉及金额为236.09亿。


随着近期市场重心的下移,上市公司频频掀起回购潮,股票回购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昨日,今年以来两市已有477家公司实施了回购,累计涉及金额为236.09亿元,涉及股数为33.25亿股。

回购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股票回购是上市公司从市场购回一定数量发行在外的股票。可能因为重组、并购方业绩承诺补偿兑现、员工离职等原因被动回购,也可能因为为了实现某些目标主动进行回购,主要包括增强投资者信心、自由现金流管理、EPS最大化、优化财务杠杆、实施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计划等。

根据Wind统计,截至昨日,今年以来已经有700家上市公司提出回购计划,其中已有477家公司进行了642次回购,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达到236.09亿元,而2017年全年两市实施回购的金额为91.99亿元,创A股市场历史纪录。2013年至2017年,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的累计金额分别为92.81亿元、98.69亿元、50.3亿元、109.3亿元和91.99亿元。

从回购金额上来看,在已进行回购的公司中,永辉超市、均胜电子、美的集团、苏宁易购、嘉化能源、海南海药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居前,均超过5亿元。虽然传统股权激励注销仍然是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主要原因,但是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选择实施股权激励,以及市值管理为由的回购次数明显增加,合计占全部回购次数的18%,而之前全年实施股权激励回购、市值管理的次数也都不到30次,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提振投资者信心,成为促使2018年股票回购的关键。

近十年发生两轮回购潮

据Choice数据,2009年以来A股已有两轮上市公司回购潮。

第一轮是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有17家上市公司参与普通回购,回购总规模为70.5亿元,占当时A股数量的规模为0.7%;第二轮回购潮从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有53家上市公司参与普通回购,回购总规模为77.6亿元,占当时A股数量的规模为1.8%。

由于参与回购的上市公司家数和回购规模占全部A股比重太低,回购并非是当时A股企稳的原因。相反,A股持续下跌时,是部分上市公司开始实施回购的原因。统计显示,上述两次回购潮均是在A股较为低迷的时期出现,回购潮结束或接近结束时,A股已经见底。

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回购潮出现在2010年-2014年熊市的底部区域附近,回购潮尾声刚好与上证综指最低点重合;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回购潮出现在2015年6月股灾爆发后,2016年1月上证综指触及2638点底部,直至2016年5月这轮回购潮才结束。

理性对待回购行为

“目前来看,A股的回购制度仍然存在完善空间。首先,对比发达市场,我们回购规模并不算大,而且发达市场发生回购的行业更为均匀,我们则相对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其次,不少公司都寄希望于回购来提振股价,而这些公司往往股东质押股权比例较大,这也与发达市场更多在股价上涨中的回购意义不同。最后,大多数A股的回购并没有减少股票数量,仅是变换了持有人,只要股价上涨,股票又会被抛售。”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道。

中泰证券策略高级分析师付鐍方则认为,从财务角度来说,股票回购可以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杠杆,维持公司控制权的稳定,实现避税,提升每股收益,释放公司被低估的信号,因此,对投资者而言,股票回购一定程度对股价形成利好。

“尽管如此,我们并不应该夸大回购的提振作用。从2018年以来股票回购金额最高、股票回购次数最多两个视角,整理了这些股票在回购公告日发出后不同时间点的股价表现。数据结果显示,股票回购并未对股价形成稳定的促进作用。”付鐍方进一步分析认为,从目前已经回购的股票来看,确实也出现部分股票实际已回购的金额远低于预计回购的规模,因此,在对股票作出加仓或者减仓的决定时更应该理性地对待公司的基本面,和未来整个经济环境的判断。

记者 刘扬

编辑:gif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