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监管新规即将满月 松绑之余须防负面效应抬头

再融资监管新规即将满月,业内人士提醒——

松绑之余须防负面效应抬头

本报讯(记者 刘扬)再融资监管新规即将满月,定增预案发布数量增长明显。根据Wind统计,截至昨日,11月9日以来已有34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预计募资额967.83亿元。而今年1至8月,两市仅有34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预计募资额为730.2亿元,9月有14家,10月有13家。

证监会11月9日修订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对再融资时间间隔的限制做出调整,允许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或募集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的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受18个月融资间隔限制,但相应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

这意味着2018年5月9日之前完成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可以再次申请增发、配股、定增。同时,新规进一步放宽了再融资资金的使用范围。明确通过配股、优先股、定增等募集而来的资金可用于还债和补充流动资金,对于通过其他方式募集的资金可用其中的30%还债或补充流动资金。

记者注意到,不少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打起了算盘。11月23日晚,汇金通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向天津安塞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不超过3088.59万股,预计募资不超过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具体为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公司解释称,此次募资完成,将有利于缓解公司营运资金压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需要关注的是,此次公司拟通过定增再融资与前一次募资之间相距不到两年。

此外,还有部分上市公司修改此前定增方案。比如,英唐智控12月3日晚间公告,拟募资不超过21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而此前的方案显示,仅有3亿元被用作补充流动资金,另外12亿元和6亿元则分别用于收购吉利通100%股权、前海首科60%股权。

“再融资松绑主要是为了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问题。不过,在再融资政策松动后,也需要防范一些负面效应的出现,比如频繁再融资现象,以及用于还贷还债的现象。”广东珀源基金董事长吴国平昨日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道,未来在对再融资政策进行调整的背景下,监管层应当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避免再融资乱象的产生,进而影响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12月股票市场限售解禁规模高达3957亿元,较11月1412亿元大幅上升。从解禁类型看,12月定增类限售解禁的规模为2450亿元,创下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