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落地:储备量成竞争亮点 券业优胜劣汰加剧

2019年1月30日,科创板细则正式出台,按照科创板具体细则,对券商跟投机制做出要求:券商通过子公司可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跟投,跟投比例为2%—5%,设立投行自律委员会,实行“保”、“荐”并举的原则。

科创板的设立及注册制试点,对增厚券商投行承销保荐业务的利润有直接作用,尤其是在科创板的目标领域项目有布局和投行业务能力强的头部券商。

哪些券商“近水楼台”

2018年,券商行业营收、净利双双下滑,主要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全年市场交易量萎缩较大,导致券商经纪及财富管理、投资与交易、资本中介等业务收入下降。而近期科创板的推出和注册制的实施,有望给券商投行业务带来机会。对此,财联社将从券商项目的储备量、目标领域项目布局能力和投行业务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首先,从去年IPO审核家数和通过率来看,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领跑行业。据东北证券研报,2018 年 IPO 审核家数较多的主要集中在龙头券商,审核家数及通过率均较高券商为为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其中,华泰证券审核7家,通过率达到100%和广发证券审核 12 家,通过10家,通过率为83%。

其次,从科创板目标领域项目数量和募集资金看,按照对 IPO 审核通过项目筛选,科创板目标领域项目数量和募集资金排名前列的券商为华泰证券(3 家,141 亿元)、广发证券(3 家,126 亿元)、东方证券(3 家,57 亿元)和中信证券(2 家,48 亿元)。未来科创板推出后,以上券商由于拥有较强的相关领域业务经验与能力,或将最先占据优势地位。

从符合科创板五大聚焦领域的项目储备量来看,海通、国金遥遥领先。由于科创板首批试点企业,极有可能从券商 IPO 辅导备案项目中挑选,这些公司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截至 2018 年 12 月,IPO 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项目达到 1710 个,其中 ,33 家上市券商 IPO 辅导备案项目总计 1113 家。对上市券商的 IPO 辅导项目进行筛选,其中符合科创板五大聚焦领域的项目共 117 家,海通证券、国金证券以 12和11 家相关领域储备项目数排名行业前 2 位。

此外,券商投行业务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考量因素,券商承销业务收入和占比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行业务水平。根据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不难看出,中信、中信建投、海通、国泰君安等在行业占据明显优势。

券商究竟受益几何

从券商的储备量和IPO承销情况可以看出,科创板的施行对于头部券商而言,确是一项重大利好,头部券商也将在科创板正式落地后迎来相对较大业绩增量。从券商具体的业务细分来看,不仅是最基本的投行业务受益明显,经纪业务和投资业务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潜在收益。

而科创板的推出究竟对券商盈利的提振幅度几何,目前还不得而知。而根据中银国际的测算,科创板对净利增厚幅度Top5的券商分别属于—光大证券、东兴证券、国金证券、中信建投和中金,紧随其后为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其中,光大证券、东兴和国金的净利增厚幅度高达5%以上,分别为7.3%、6.6%和5.4%。不难看出,科创板的推出确对盈利的提振效应最显著的,仍属头部券商。

储备量的增加,加之行业乐观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部分券商业务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来看,首先,从投行业务,中银国际称,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有望每年增加 50 亿人民币, 预计将推动经纪业务收入增加 0.6%,几年后正面影响更大。2015年—2018年,保荐和承销费用占IPO 集资规模分别为5.33%、5.49%、6.78%和 3.86%。如保守假设保荐和承销费率为5%,则 1000 亿人民币的集资规模意味着将为行业投行收入增加 50亿元。

其次,从经纪业务,如果假设科创板新股的自由流通量为30%,意味着总市值为 3330 亿元(基于总集资额人民币 1000 亿元)。由于过去两年 A 股市场的换手率约 1.9 倍,这代表额外带来的年化成交额为人民币 6,330 亿元。这意味着,假设平均佣金率为万分之三,总体行业的经纪业务年化收入将在科创板设立的首 12 个月增加人民币 3.8 亿元(买入与卖出合计),相当于行业 2018 年经纪业务总收入的 0.6%。

而除了投行和经纪业务收入增加外,投资收益也有机会上升,由于科创板细则指出,将允许保荐人投资于其保荐的上市公司,。虽然目前还难以量化具体的收益情况,但其潜在的收益不容忽视。

中银国际还在研报中指出,在参考了最新正在等待中证监审批的中小板和创业板 IPO 申请,来评估各券商在取得成长型公司 IPO 交易的实力,在香港上市的券商中,光大证券、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的盈利受到科创板推出的提振会较大(约35-7%的升幅)。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