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后市:4月积极可为 布局第二波反弹

短期市场对盈利关注度增加,大势或将继续“纠结”,市场表现或均衡化,策略上当下是较好的调仓窗口,应更重视性价比,行业配置回归基本面,中长期可随市场波动适时加仓。

建投策略:经济企稳初见端倪 蓝筹接力再下一城

在信用宽松成效逐步显现的过程中,经济复苏已经开始显现。这是价格回升、产出水平回升和利率持续下降的阶段。在大类资产配置中,企业盈利改善,估值水平持续提升,股票(含转债)是最占优的资产。受益于信用宽松和信用利率的下降,低等级信用债也将获得改善。人民币将持续升值。信用宽松过程中,金融机构对基础货币的需求将使得国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利率回升。在2019年3月已经出现了隔夜利率飙升到9%的极端情况,印证了我们持续提示的基础货币市场出现类似于2013年钱荒的判断。因此,大类资产我们仍然维持股票(转债)>信用债>本币>国债的判断。

在行业配置中,我们建议投资者沿着信用宽松利率下降和汇率升值方向来配置。在利率下降和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回升,地产行业融资成本下降,估值水平低,成为本阶段最占优的行业。地产竣工产业链上的家电家居也将持续受益。其次,利率下降,成长股仍然占优。在汇率升值的方向,航空最为受益,同时叠加经济复苏推动需求、737MAX供给减少等因素是最优板块。外资持续配置的白酒等价值龙头也值得关注。由于市场持续上行,券商板块是整个牛市的主线。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全面提升仓位,持有成长股的同时,加配券商、地产、家电家居、航空、白酒等蓝筹板块。

安信策略:今年A股宛如2012年与2014-2015年的结合体

市场在近期呈现持续震荡,这反映了市场分歧。这个位置的谨慎派,往往是从宏观乃至中观产业趋势看A股的投资者,会觉得今年像2012年,货币宽松,经济寻底,产业方向孕育中,这个位置的乐观派,往往是从政策、风险偏好、资金的角度看A股的投资者,会觉得像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在我们看来,没有一年是完全相同的,如果要描绘勾勒2019年的A股,目前看接近是12与14-15年的综合体。

整体上我们认为市场在未来一个阶段将维持震荡,将逐步由β驱动转向α驱动,未来将进一步回归基本面,聚焦一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高增长的优质公司。短期需要关注美股下跌风险,以及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缩引发的对新兴市场的担忧。行业上重点关注食品饮料、医药、旅游、零售、通信、传媒、地产等,主题上重点关注一带一路、燃料电池、上海自贸区、长三角一体化等。

天风策略:短期分子情绪占主导 中期取决分母扩张节奏

1、降准随时到。为应对增值税缴税对流动性的冲击,和大量到期的MLF,每个季度首月的降准,具备一定的必要性,且是预期内的常规货币政策操作。

2、短期降息必要性不足。中美利差重新走扩到接近70个BP,对降息的掣肘明显减弱。但在“杠杆不能上天”、“房住不炒”、“经济以托底为主”的总体思路下,3月PMI大幅反弹后,政策进入观察窗口期,短期马上降息的必要性不足。

3、短期对分子的乐观情绪占主导。3月PMI显著超出预期后,投资者对盈利触底企稳的乐观预期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对分子的过渡演绎。但企业盈利真正底部未到。Q2、Q3由于基数原因,PPI大概率进入通缩区间,同时从信用扩张开始,到企业盈利的改善,大致需要6-9个月的时间,盈利最差的时候可能在Q2-Q3。

4、盈利触底证伪后,市场仍然是分母主导。估值提升的力度和节奏也取决于信用扩张的力度和节奏。当4月上旬市场过度演绎盈利触底的预期后,对于4下旬到5月而言,一方面PMI和PPI等判断盈利的关键指标还会反复,企业盈利尚未真正见底。另一方面,在经济以托底为主而不是抬起来的背景下,政策也处于信用扩张的观察窗口期,降息和大规模社融投放的必要性不足。理性来看,4月中旬开始,市场缺乏估值继续扩张的动力,指数层面可能以调整为主。

5、决断在6月。向前看,后续估值扩张的动力来源于两个层面:一是6月前后科创板开板对市场的带动效应。二是4-5月盈利和经济数据再次回落后,对信用扩张(包括社融和降息)再次发力的预期。

6、4月推荐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前者关注即将发布的第四批混改试点名单和财政困难地区的“大集团小公司”。后者则存在巨大预期差,关注4月26日的第二届带路峰会。

兴证策略:中期反弹继续 推荐“小巨人”和券商

“大创新小巨人”完美演绎反弹行情。“股权质押”、“民营企业”、“经济下滑”等悲观状态笼罩在投资者心中,风险偏好低、市场氛围一片悲观声。决策层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及时出台,有效避免潜在流动性“危机”。10月21日《坚定反弹,推荐大创新小巨人》,兴业策略领先市场,看好中级反弹,主推成长“大创新小巨人”与券商。三周时间,市场大势、结构机会完美演绎,创业板综上涨14.2%,券商上涨31.9%,通信、计算机、电子等“大创新小巨人”主要方向涨幅14%以上。

从坚定反弹——精选“大创新小巨人”——反弹渐成燎原之势——反弹仍在可为期。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产品收益也在逐步转好。截止到11月16日,混合型产品中位数-5%,股票型中位数-15%。展望后市,维持本轮反弹,是今年难得的做多窗口期,以成长股为主的结构性反弹仍将继续,仍积极可为。对于交易型、短线型选手,风险偏好提升,一些热点主题方向可选择,如:高送转、并购重组预期等。同时,受到股权质押压制,集中在民营企业、成长性方向、涨幅不高的,仍可继续博弈。对于基本面选手,当前位置,聚焦高成长领域、业绩稳定、估值低位、基本面健康,“大创新小巨人”方向,长期布局,中长线持有,与企业一起成长,将会获得丰厚回报。

股权质押纾困基金落地进行时,“排雷”初显成效。地方政府出资千亿元、保险资管780亿元、券商资管计划千亿量级。加之,近期市场反弹,特别是股权质押较多的成长反弹更多。政策与市场多重利好,股权质押困局逐步缓解。上周共有11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解除质押的公告,其中,31家为创业板公司,占比达27.19%;54家为中小板公司,占比达47.36%,两者合计占比达74.56%。“排雷”效果逐步显现。

实体企业信用扩张仍需时日。上周,10月份信贷数据公布,新增人民币贷款 6970 亿,新增社融 7288 亿(旧口径为 5787 亿)。虽有10月国庆长假等因素,但整体信用扩张仍需等待。10月信贷主要呈现特征:①地方专项债发行高峰已过,对社融贡献下降。②新增企业贷款较9月份的6000多亿元,下滑至1000多亿元,居民贷款仍占据大部分。③企业债融资仍在AAA级,向低等级传导仍不畅通。从央行到地方,政策正在发力、落地,缓解融资“难”。接下来,企业忧心融资“贵”,投资人担忧“违约”的不对称问题,是实体企业信用能否市场化扩张,保障融资机构中长期资产质量稳定,防止不良率攀升的重要突破点。

外部因素成为反弹持续性的重要观察点。投资者预期、市场价格、投资者仓位等基本反映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潜在影响。近期,中美之间交流频繁、高层互动、基辛格到访等,中美之间短期存在改善预期。后续,11月29日,在阿根廷G20峰会上,两国领导人会面成果,将阶段性影响投资者预期、对短期反弹行情持续性会起到作用。其次,今年1月底、10月份,美股大幅度波动,情绪冲击和外资行为,也使得A股未能逃脱美股影响。12月20日,美联储是否加息,对2019加息的“鸽派”与“鹰派”态度等,对全球资本流动、美股影响、外资投资者行为等影响。这是A股反弹持续性的又一观测时点。

方正策略:布局第二波反弹 首选非银、地产、食品饮料

1、市场观点:布局第二波反弹。3月份开启的市场调整正在接近尾声,4月份迎来第二波反弹的布局期,目前的股票市场正处于估值向业绩切换的时间窗口,更加关注业绩变化带来的结构机会。第二波反弹的催化剂在于四个层面:一是流动性具备进一步宽松的基础,二季度初降准将是大概率事件;二是流动性宽松以及减税降费政策将带来经济预期的修复和改善,经济企稳预期在增加;三是股权风险溢价水平仍处于2005年以来的均值上方,权益类资产仍具备吸引力,估值存在提升空间;四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速,金融开放和外商投资均有突破进展,贸易摩擦进一步缓释,中美双方达成协议的概率在增加。抑制市场的风险因素总体可控,发达经济体方面,美债利率倒挂并不意味着衰退马上到来,美联储不再加息同时年内停止缩表,美国经济短期衰退的忧虑缓解;新兴市场的风险尤其是土耳其风险资产下跌更多为事件性因素,大概率不会蔓延。行业配置层面布局三条主线:一是业绩稳定和显著改善的行业,如非银、工程机械、食品饮料、地产等;二是通胀逻辑,CPI在3-6月份持续温和抬升,关注农林牧渔和食品饮料;三是硬科技,科创板预热,细分领域关注通信、计算机、电子等。综合来看,4月份超配非银、地产和食品饮料。

2、行业配置的主要思路: 4月份市场将迎来第二波反弹的布局期,积极布局相关机会,业绩主导的特征更加明显。经济方面,一季度经济出现开门红,落在目标区间内,二季度经济会进一步企稳;流动性层面将维持整体宽松、合理充裕的总基调,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的空间和可能;政策角度重点关注改革开放加速、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及科创板的注册制改革。行业配置关注三条线索,一是业绩稳定和显著改善的,如非银、工程机械、食品饮料、地产等;二是通胀温和上行的,CPI在3-6月份会持续温和抬升,关注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三是硬科技,科创板预热,智能+规划,细分领域关注通信、计算机、电子等。4月份超配非银、地产、食品饮料等三个行业。

3、四月份首选非银、地产、食品饮料。非银的支撑逻辑在于金融行业地位空前提高,叠加金融供给侧改革,业绩2019年迎来业绩确定性增长,估值距离中枢还有空间。地产的支撑逻辑在于融资环境积极变化,融资成本下降,“一城一策”,精准调控,短期内不会出现负面因素,估值较低,仍在历史低位水平。食品饮料的支撑逻辑在于龙头公司年报数据提振行业预期、业绩估值匹配度仍在有效性价比区间和外资持续流入。

广发策略:A股主逻辑仍是金融供给侧慢牛

● A 股主逻辑仍是“金融供给侧慢牛”, 震荡期提供配置机会

我们自1月6日看多市场并前瞻把握本轮行情的脉络和节奏,在3月7日《金融供给侧慢牛—Q2策略展望》中提示“金融供给侧慢牛”是核心主导逻辑。“金融供改”旨在让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打通新经济信用扩张渠道。近期高层讲话进一步加强信号,看好慢牛持续性。短期面临实体亮相、监管修正、海外波动,“慢牛中的震荡期”提供配置机会。

●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与PMI结构亮点可循,向“金融供改”新阶段迈进

工业企业和PMI的中观线索透露信号:(1)“实体供改”下原材料涨价对中下游的利润挤压有所改善,1-2月上中游材料行业利润下滑幅度更大, PMI产成品价格回升大于原材料价格;(2)“实体供改”下国企受益,而1-2月工业国企盈利更大下滑;PMI相似,中小型企业PMI改善大于大型企业。这表明实体经济逐步映射政策转向,从“实体供改”向 “金融供改”的新阶段迈进。金融供给侧慢牛配置思路倾向新经济宽信用体系中受益的民企以及受益于上游价格挤压减弱利润再分配的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

● 生产强于需求,历史上工业企业收入增速向下击穿库存意味着什么?

PMI生产强于需求,1-2月工业企业收入同比增速降幅更快、并向下击穿库存同比,反映去库存阶段销售下滑(实际需求)比库存消化(厂商预期)更快,历史上可类比时段是08年11月、12年2月、14年9月。历史上三次“击穿”后:(1)短期工业增加值的下行斜率趋陡;(2)降息降准窗口打开。当前A股短期仍面临“冰火抗衡”,关注经济数据改善持续性。

● 二季度北上资金北上的流入趋势——“加速流入,节奏波动”

我们去年12月提示“如美债收益率倒挂,全球资金将从发达市场流向已杀估值、基本面相对稳健的新兴市场如A股”观点验证。借鉴台韩经验,市场在组合配置中权重上升期外资加速流入是大趋势,预计4-5月A股将再度迎来外资流入小高峰。但随着年初全球risk-on告一段落,流入节奏波动放大,跟踪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及新兴市场风险暴露对速率形成的扰动。

● “慢牛中的震荡期”,阶段性配置高景气制造,战略看多成长+券商

“金融供给侧慢牛”主导逻辑,“慢牛中的震荡期”提供配置机会。(1)短期经济与盈利验证期,“去伪求真”推荐景气度有支撑、4月1日减税倾斜受益的制造业如军工、工程机械、重卡;(2)战略配置“金融供改供需两端”,需求端新经济科创成长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供给端券商。主题关注科创板映射(半导体、机器人)、养老服务。

● 核心假设风险:海外风险传导,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年报低于预期。

国君策略:峰回路转 市场迎来周期消费搭台成长唱戏

历史上,盘整后的大涨是因为什么?历史上盘整后的大涨有3个近似的时间点:1)2016年3月2日上证综指上涨4.26%,但在5月进入盘整期,5月31日上涨3.34%,而后市场从2900点上涨至3200点。5月31日的大幅上涨受到6月纳入MSCI指数概率提升以及深港通落地时间临近的双重催化,券商保险等金融股强势爆发。2)2015年4月16日上证综指上涨2.71%,而后经历半个月盘整,5月19日当日上涨3.13%,而后市场从4300点上涨至5178点。2015年5月19日的大涨是因为市场关注的国企改革、新兴产业等事件进一步升温(国企改革相关文件、中国北车正式退出、“战略新兴产业板”等),国企改革概念股、科技股强势爆发。3)2009年2月6日上证综指上涨3.97%而后在2月中下旬进入盘整,3月4日当日上涨6.12%,而后市场从2200点上涨至3478点。2009年3月4日的大涨是因为经济预期的大幅修正以及两会期间政策暖风不断。

这次,盘整后的大涨意味着什么?业绩悲观预期修正下的外资流入趋势修复。3月以来市场的区间震荡盘整,一方面是两会后政策催化减少,另一方面是业绩暴雷的担忧加强。这些担忧在陆股通的流入节奏上反映更为明显。进入2019年以来,每次外资大幅流出总会带来明显盘整。我们认为,两大因素带来的此次盘整后的大涨:其一,贵州茅台、立讯精密等MSCI标的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业绩忧虑暂消;其二,步入二季度,经济增长压力倒逼降准等货币政策推出,政策宽松预期再次泛起。同时,周五的大涨也暗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外资流入是必然过程,外资大幅流出的风险正在降低。

我们的两点乐观:经济和CPI。(1)为什么我们认为一季度的经济比大家想的好?中观上,早周期领域改善明显超预期,挖机、起重机、重卡等销售表现超预期。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在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主机厂经销商行业调研来看,预计3月各类机械产品增长较好,这就意味着资本支出领域的超预期表现将会延续。宏观上,10Y-3M利差今年上升趋势异常明显,接近2016年的阶段性高峰,经济预期较为乐观。(2)为什么我们认为CPI不会造成货币政策约束?通胀制约货币政策甚至加息的关键点在于CPI和PPI同时上升导致的物价飞涨,而当前CPI和PPI出现较为明显的背离。供给原因导致的CPI被动上行较可控,而PPI走低下的通缩危机需要货币政策破局。

周期消费搭台,成长唱戏。第一,周期板块。虽然短期宏观层面尚不能看到数据体现,但中观层面早周期领域的积极变化已经发生,稳增长预期叠加低估值因素,周期板块将有明显表现。第二,消费板块。外资流入趋势再度确立,叠加地产后周期复苏,消费股配置行情再度到来。第三,科技成长板块。伴随基本面和业绩悲观预期释放,市场继续修复、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受益科技创新政策红利以及科创板辐射,科技成长概念主题如人工智能、氢能源等将迎来表现机会。

华泰策略:当下是较好的调仓窗口 行业配置回归基本面

二季度进入逆周期政策效果观察期,盈利角度,我们认为短期盈利增速大概率下行且缺少弹性,4月财报集中公布,关注盈利有望超预期的板块。估值角度,我们认为流动性环境良好、宽信用趋势明朗,但对股票市场边际影响弱化,难以形成对估值的单边拉伸,A股估值修复步入温和期。资金面看,我们认为资金面对A股市场边际影响有望增大,要更加关注外资和两融,以及两者的配置方向。我们认为短期市场对盈利关注度增加,大势或将继续“纠结”,市场表现或均衡化,策略上当下是较好的调仓窗口,应更重视性价比,行业配置回归基本面,中长期可随市场波动适时加仓。

我们认为二季度降准可能性较大(MLF到期量大),市场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充裕的水平、宽信用趋势明朗,但斜率或保持稳定,难以形成对估值的单边拉伸,A股市场估值修复步入温和期,资金开始更重视性价比。对比A股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分位数,截至3.29,中证500、上证综指、中小板指、上证50 PE-TTM处于历史分位数30%以下,其中中证500估值分位数最低。二季度为政策效果观察期、景气验证期,同时美欧经济指标低于预期,经济下行特征渐显,外围市场或将波动加大,我们认为短期消费板块因业绩更具确定性、前期估值提升幅度靠后而更具“性价比”。

我们认为,今年资金面对A股市场的边际影响有望增大,要更加关注外资和两融,以及两者的配置方向。外资方面,二季度需要关注的:一是5月MSCI正式扩容,4月主动型外资或将提前布局;二是6月A股将纳入FTSE国际指数。随着外资流入规模的扩大,我们认为未来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上限存在上调的可能性,外资在A股市场的定价权有望进一步提升。两融方面:两融规定放松有望落地,且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场比重仍低于2014年以来均值,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建议关注外资偏好的金融+消费、两融偏好的TMT等。

国金策略:4月积极可为 聚焦消费与成长两条配置主线

展望4月份A股市场,我们判断当前诸多因素仍有利于A股行情的进一步向上的展开,市场处于积极可为的阶段。主要基于以下5点因素的考虑:1)全球流动性仍处于宽松状态,美联储调整了自2015年以来的“收紧”货币政策,从而给予了新兴市场喘息的机会;2)中美贸易阶段性缓和可期;3)国内经济虽有所企稳,但基础并不牢固,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均延续偏积极的态势,短期内看不到“收流动性”的必要性(4月下旬需观察);4)自去年11月监管层调整了再融资市场政策,修订了两项关键规则,表明监管思路有所转变;5)A股估值自2440点底部起来已有了35%-45%的修复,但A股当前3090点所对应的估值水平与历史中枢比仍不算高,仍具有修复空间;另外,沪深两市融资余额9114亿元,两融业务仍处在一个相对可控的杠杆水平。与此同时,随着A股中枢的不断上移,市场的波动也相应的与之加大。

行业(个股)配置上,考虑到4月(尤其是4月下旬)是A股上市公司季报业绩披露的密集期,投资者将配置的重点放在精选绩优子板块上,市场将由普涨到分化,4月份我们判断消费与成长将成为配置两条主线,具体到行业,我们推荐“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医药生物”;受“猪瘟”事件驱动的“生猪养殖”;对冲经济下行的“设备”类板块,如“电气设备、通信”等。另外主题投资上,我们主推“新能源、创投、军工、西部大开发、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等。

风险因素: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政策监管(金融去杠杆等)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