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雷,实控人雷,造假雷……细数这些年股民经历的雷区

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不得不说,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爆雷”事件一直层出不穷。单纯的经营情况恶化导致的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可以提前提防,但一些“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却让人猝不及防。

爆雷后,受伤的无疑就是背后的投资者,但基金也时常跟随踩雷,让人大跌眼镜。日前,财通基金旗下七只基金同时发布公告,解聘基金经理姚思劼。数据显示,该基金经理在今年一季度超配了业绩炸雷的影视股,并重仓陷入“黑洞”危机的视觉中国,以及将新城控股列入基金重仓股,今年地雷股的题材几乎样样全。

回首2018年雷区

回首2018年的那些雷区,商誉减值、股权质押、民企债券违约等,毋庸讳言,是2018年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

1、商誉减值

近几年A股商誉的不断膨胀,巨额商誉的背后或隐藏着上市公司非理性并购的风险,投资市场过热滋生跨界并购和题材炒作的现象。

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商誉规模超过1.33万亿元。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商誉规模分别达到7703亿元、3280亿元以及2328亿元。

观察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间,上市公司商誉增长迅猛,形成高峰后逐渐回落,但站在2019年一季度来看,目前的商誉规模仍处于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要求企业定期或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至少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且不得以业绩承诺期间、业绩承诺补偿为由不进行测试;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半年报、季报中披露与商誉减值相关的所有重要、关键信息等等。

监管信号释放,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时间明显减少,上市公司商誉规模增速也明显放缓。

不过,监管信号释放后,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成了“堰塞湖”。今年春节前夕,大批上市公司商誉爆雷,年报业绩巨亏。据Wind统计,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金额超10亿元的有122家,其中,亏损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商誉减值。

2、股权质押

2018年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上证综指自年内高位回落,跌幅超30%,不少公司大股东面临质押股爆仓压力,期间不少个股出现“闪崩”跌停现象。

据海通证券统计,跌破平仓线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化工等行业,这也是质押规模居前的几个行业。传媒、纺织服装、计算机、轻工制造股权质押市值占行业市值比最高,而这些行业是大部分中国中小民营企业集中从事的行业,尤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为解决股权质押问题,证券业协会组织证券公司成立资管计划,银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发行纾困理财产品,各地方政府发行纾困专项债,随后,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得到纾困基金救助。

据上证报统计,在这一波纾困潮中,已有百余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获得了来自各路资金的驰援,涉及资金总额近千亿元。目前来看,获得纾困的上市公司和伸出援手的资金大都获益良多。一方面,得到雪中送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一解燃眉之急,迅速回归正轨;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状况企稳,也带动股价上涨,纾困资金已经获得不小的浮盈。

3、民企债券违约

2018年以来,债券违约事件较多。据海通证券统计,2018年,全年新增违约主体共45家,其中民营企业37家,占总体的82%,涉及债券余额1043亿元。

2019年上半年违约潮仍在延续,爆雷较多的仍为民企。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2019年7月17日,19年新增的24家违约主体中,民营企业共有21家,占违约主体数的87.5%,共涉及债券余额469亿元。

受市场高度关注的包括:康得新、中民投以及东方园林等民企违约。

2019年有哪些新雷区

进入2019年,虽然大盘指数出现了明显反弹,两市个股在此期间也获得不少涨幅,但是上市公司“爆雷”事件依然在发生。除了2018年这些比较大的雷区外,2019年又有哪些新雷区?

1、财务造假

随着监管层对于信息披露管理的加强,上市公司被挖出涉及财务造假。其中,康得新造假金额惊人,一时间掀起了投资者对问题公司的质疑,不少ST股在此期间持续大跌。

7月5日,证监会发布消息,*ST康得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虚增利润总额达119亿元。证监会强调,*ST康得所涉及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

深交所发布消息称,如证监会对*ST康得作出最终行政处罚决定,深交所将第一时间启动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流程。

无独有偶,今年5月中旬,证监会通报了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事实。已初步查明,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

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

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

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另外,承兴国际事件也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话题。美股上市公司诺亚财富发布公告称,旗下歌斐资产管理的一只信贷基金,为承兴国际控股相关第三方公司提供供应链融资,总金额为34亿元人民币,其底层资产主要是向承兴国际相关方就其与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债权,但京东发布公告称,应收账款合同为承兴国际伪造。

作为资产管理人的歌斐资产,并未对底层资产真实性进行核查。这引起了市场对供应链金融领域风险的担忧。

2、业绩爆雷

相对于财务造假而言,业绩爆雷性质不算恶劣,但上市公司背后的经营风险也不得不关注。

7月14日晚间,东阿阿胶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亿元-2.2亿元,同比下滑75%-79%。

而在同一日,大族激光也预计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57亿元-4.07亿元,同比下降60%-65%。

消息公布后,东阿阿胶、大族激光在7月15日期间纷纷跌停,而这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白马股业绩增长的担忧,不少白马股自年内高位开启调整模式。

Wind统计的白马股指数成分股中,一心堂、老板电器、卫星石化等近5个交易日跌超7%,跌幅明显,苏泊尔、春秋航空、伊利股份等跌幅也不小。

3、实控人风险

民企由于企业性质原因,实控人发生较为恶劣的违法违规事件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短时间内体现在股债价格上。

而此类风险,一旦发生,难以规避。据海通证券统计,2019年以来民企上市A股中实控人被立案调查以及逮捕的个股案例,大致有9家,分别是方盛制药(603998.SH)、深大通(000038.SZ)、元成股份(603388.SH)、熊猫金控(600599.SH)、太平鸟(603877.SH)、派生科技(300176.SZ)、新城控股(601155.SH)、大智慧(601519.SH)以及博信股份(600083.SH)。

海通证券指出,民企的实控人风险主要体现在,民企风格受实控人影响较大,实控人情况对企业再融资有显著影响。

实控人风险另一项是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为事前实控人可能利用职权便利“掏空”公司,另一方面则是事后影响后续项目推进。

对于2019年来的爆雷问题,联讯证券指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频频爆雷的主要根源,是过去金融高杠杆带来的不良后果在经济的下行压力之下逐渐显现。"过去,在金融杠杆较高以及股市存在泡沫(2015年股市大涨)的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都用较高的价格频繁进行外延并购。如今随着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金融杠杆缩紧,被收购公司的业绩承诺到期,上市公司过去并购的业绩地雷也逐渐浮现水面。"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