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纾困资金再接再厉 驰援A股行动迈入下半场

从去年下半年开启的烽火驰援,已星火燎原。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在这一波纾困潮中,已有百余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获得了来自各路资金的驰援,涉及资金总额近千亿元。目前来看,获得纾困的上市公司和伸出援手的资金大都获益良多。一方面,得到雪中送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一解燃眉之急,迅速回归正轨;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状况企稳,也带动股价上涨,纾困资金已经获得不小的浮盈。

更令人欣喜的是,纾困正从一次“情急之下”的“急救”,变为符合市场化规律的“常态操作”。截至目前,目标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的各类纾困资金已吹号集结,当资质良好的公司遇到短期困难时,对公司发展持乐观态度的相关资金就会入场伸出援手。

纾困新案例陆续浮现

百利科技7月13日发布公告称,大股东海新投资计划通过纾困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降低质押率,计划分两次协议转让不超过12%的股份,首次转让的受让方为陕西铜川金锂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转让比例为总股本的5%。

百利科技仅是近期多起纾困A股上市公司的案例之一。今年6月份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获得纾困资金的驰援,其中不少来自地方国资。

利欧股份7月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王相荣及其一致行动人王壮利拟转让5.72%的股份给台州富浙。其普通合伙人为浙江创新发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人为台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温岭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林丹芳。此次转让价格为1.95元/股,交易总价为7.42亿元。

利欧股份称,此次权益变动目的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和浙江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对进入台州市帮扶企业白名单的利欧股份进行纾困,有利于化解其大股东的股权质押风险,促进上市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经济企稳回升,但不代表所有企业经营状况会立刻好转,一些风险依然不时出现。在此情况下,目标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的各类纾困资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选择质地不错的标的出手也在情理之中。

前期驰援初显成效

一边是纾困资金持续发力,一边是前期纾困方案已然显现成效。

数据显示,在去年下半年集中展开的纾困行动中,已有相当一批纾困资金收获了不错的浮盈,浮盈幅度超过30%的已有十几家。

纾困发挥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相关公司业务企稳回升上。例如,在深圳高新投和东莞国资此前通过债权融资+借款三轮驰援下,正业科技7月13日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当期实现归母净利润3500万元至6500万元。尽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二季度环比数据已有所改善。

公司表示,二季度以来,新增智能检测设备订单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因种种原因,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及完善激励机制,研发费用、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净利润同比下降。

“组合拳”有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前后两次驰援风潮并非彼此独立,有些国资背景的纾困资金近期的出手,更像是此前驰援的后续方案。

康欣新材7月1日晚公告称,公司实控人李洁家族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无锡建发转让不低于公司总股本6%的股份,同时将其持有的部分股票表决权委托给后者行使。如方案实际履行,则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将变更为无锡建发。

去年12月,无锡建发以“白衣骑士”的身份,以受让股份的方式跻身公司二股东,解决了李洁家族的平仓危机。

从战略投资者到拟跻身新东家,无锡建发身份的转变,蕴含着其投资逻辑的变化。资料显示,无锡建发为国有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项目管理、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等,与主营集装箱底板、建筑结构材的康欣新材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公司亦表示,此次股权转让有助于推动公司的产业深化发展与转型升级。

与之类似,从助推到共济,如愿掌舵派思股份的山东省国资委,也欲开展更多的资产整合与业务拓展。

在投行人士看来,当纾困“常态化”,各路资金对标的公司的投资节奏、后续安排也变得格外重要,今年以来不少驰援方对上市公司控股权的进一步谋求,或透露出其盘活资源、整合产业链的深层意图。

编辑:newshoo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