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监管促大股东“讲真话” 175家公司重要股东违规受罚

证监会将通过持续精准监管,促使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讲真话。

在近日证监会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将通过持续精准监管,促使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讲真话。据Wind统计,2019年以来针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违规问题,监管层已经开出175张罚单予以惩处。

统计显示,175家公司大股东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等。

其中,今年5月,*ST中安连续收到证监会三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据悉,2014年2月,*ST中安向中恒汇志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安消技术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在此过程中,中安消技术作为涉案重大资产重组的有关方,将“班班通”项目计入盈利预测,但在该项目发生重大变化难以继续履行的情况下,未及时重新提供《盈利预测报告》,导致其评估值严重虚增,并且虚增2013年营业收入5515万元。*ST中安据此披露的重组文件存在误导性陈述、虚假记载。随着上述处罚的落地,*ST中安、中安消技术以及*ST中安控股股东中恒汇志、作为中恒汇志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的涂国身,都将被投资者送上“被告席”。

另外,方正科技的大股东方正集团、武汉国兴未按规定披露持有方正科技股票事项,证监会决定对方正科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对其他有责主体也给予相应处罚。就在今年5月,上海金融法院对方正科技证券虚假陈述系列索赔案首次采取了示范判决机制并作出一审示范判决。在部分案件败诉后,方正科技不服,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今年8月7日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证监会将继续保持对信披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惩戒力度,加强监管震慑力。”8月1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将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诚信记录等立体责任体系,提升违法违规成本,通过持续精准监管,促使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讲真话,做真账。推动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守住信息披露这一资本市场的生命线。”

根据今年以来的处罚数据,针对大股东等违规行为,监管层开出的罚单金额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

有股民说:“顶格60万元代表了监管层的一种态度,说明这种违规行为十分恶劣,所以才做出顶格处罚。但几十万元的违规成本,对于违规者根本不足以震慑其行为。”

“我国法院实行的是不告不理原则,如果违法违规者不主动赔付,投资者唯有提起诉讼,才有可能获赔。”对此,广东奔犇律师事务所刘国华律师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维权索赔的队伍当中,但是与权益受损的投资者的总体人数相比,由于信息、地域、成本、信心和信任度等方面的因素,据估算,主动提起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投资者基本不到权利受到损失并符合起诉条件的投资者总人数的5%,有些案件甚至根本无人起诉。这反过来说明,九成以上的受损投资者因各种因素,主动或者被动地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违法违规者的违法成本实际上很小甚至为零。”记者 张曌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