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资管数据出炉 券商资管规模持续缩水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2019年二季度券商资管统计数据及业务排名情况。数据显示,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券商资管行业进入整体“去通道化”进程,截至6月末,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2.53万亿元,同比缩水2.75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处于持续缩水状态。

龙头券商转型积极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 截至2019年6月30日 ,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 期货公司、 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1.67万亿元 ,其中,公募基金规模13.46万亿元, 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2.53亿元,环比下降5.57%,与年初相比下降6.17%,同比缩水2.75亿元,目前,证券公司资管产品数量为1.8万只。

从月均管理规模来看,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位列资管前三位,月均规模分别为11581亿元、8394亿元、7500亿元,而排名前20的券商中,仅有4家券商资管月均规模环比增加,有15家券商月均资管规模环比减少,其中涨幅最大的是中银国际证券,缩水额度最大的则是中信证券,其月均管理规模减少1360亿元,缩水近一成。

目前券商都在加强向主动管理转型,通过加强投资管理能力、丰富产品类型设计、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完善产品风控能力等措施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券商二季度主动管理月均规模前五位则为中信证券、国君资管、华泰资管、广发资管和中信建投证券,它们的月均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分别为4070亿元、3608亿元、2457亿元、2160亿元、1999亿元,而主动管理规模是考核券商资管转型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看出,相对来说,在资管产品方面,龙头券商转型积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内资管产品逻辑将由“无风险收益”逻辑向收益-风险匹配逻辑转变,预计被动化、权益化和多元化为中长期方向。金融机构亟需提升宽口径资产配置能力,依托跨行业的资管业务和跨领域的投研能力实现资产负债表优化升级。

多券商资管计划爆雷

尽管整个行业整体去通道化,资管规模持续缩水,但是近期还是有多券商的资管产品屡屡踩雷, 近日西南证券和华安证券相继公告,两券商旗下的相关资管计划,分别因出现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违约和债券回售交易违约的情况,进而作为原告方提起诉讼。

今年上半年,华安证券作为定向资产管理人涉及诉讼2起,共涉及本金11.1亿元。其中“安兴23号”涉及资金8.35亿元,“安兴31号”资产管理计划涉及2.75亿元,均涉及顺威股份的蒋九明违约。

而西南证券同样在资管上栽了跟头,近日,西南证券公布了代表8只资管计划提起诉讼的情况,涉案金额为2.49亿元(本金及利息),其中自有资金参与本金达到2.31亿元。而且除了上述8只资管计划集体踩雷外,西南证券9月7日晚间还公告称,公司旗下2只资管计划因投资的“16皖经02”债券出现违约,涉诉金额达2.12亿元。据了解,西南证券使用本金约140万元参与了上述2只资管计划。另外,在西南证券2019年半年报中,还披露了4起涉诉金额较大的资管计划纠纷案的进展情况,均与质押式回购交易纠纷有关。

另外,在此之前,中原证券在今年7月公告,旗下2个资管产品踩雷,涉及金额2.42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券商资管计划非系统性风险防范上面,其实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深入地尽职调查,全面履行管理人责任才能做好风险把控,尤其是对于产业领域专业性较强的供应链金融,必须要根据该类业务的特性来进行尽调,而不是简单地依照报表和材料去分析。

爱建证券的分析师则提出,临近国庆长假,A股进入震荡整理窗口,虽然有外资扩容的增量资金助力,但整体盘面成交量并未明显放大,短期调整意愿显现。前期利好落地叠加假日情绪,A股行情波动预计加大。而长假过后,A股将进入三季报披露的时间节点,密切关注三季报公司的业绩情况,而券商走势短期受情绪影响,中期趋势则是基本面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记者 王君

二季度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20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