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培训开启“烧烤”模式

这几天各辅导班、培训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是想趁着有些家长、学生还未选择辅导班的空档期抢占生源。为此,辅导班各出招数。

这暑假还没正式开始,一大波兴趣班、培训班就已在路上了。“小朋友9月是一年级新生,这个假期里还是以绘画、手工等兴趣班为主,7月1日开始,把孩子送到兴趣班,我们就不担心他没人管,出现什么意外了;而且暑期班里基本都是同龄的,也免得让孩子觉得孤单。”杜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因为家长暑假不能同步放假,所以孩子要不是送双方父母家,没人帮忙的情况下,父母都会给孩子报个班:幼儿园、小学低年段的以兴趣班为主;小学高年段起,报的基本都是学科类培训班了。课程少则一两个,多的每天都有课程安排。

试听+礼品培训机构“争抢生源”最后冲刺

这几天有心人发现,各大交通路口多了一些发放 “1对1名师辅导”“假期全天托管”“前50名优惠300元”“学一赠一”等彩页的营销人员,停放在路边的车篓里、大厦停车库的汽车前挡上也有着这样的宣传资料。

知情人告诉记者,这几天各辅导班、培训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是想趁着有些家长、学生还未选择辅导班的空档期抢占生源。为此,辅导班各出招数,除了海量的宣传单页、宣传册外,不少辅导班还推出了诸如试听课程、收费优惠等措施来吸引家长。位于新街口一写字楼里的培训机构周末干脆在人流过往密集的商场门口设摊推销,招生桌上除了课程介绍还有一些赠品,如漂亮的笔、橡皮等文具还有一些精致的小玩具。工作人员说:这些东西用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这样家长才会注意;会有一些小朋友为了拿这些小物品而选择去报班。

刘女士带着孩子来买出游的用品,结果几分钟内手里就被塞了好几个彩页,有兴趣班也有学科加强的,“热情得有点吃不消!”但是她还是准备把这些资料带回去研究下,价格是考虑的一个因素,关键还要能真正学到东西,她还要打听打听。

8成暑假都报班80后家长较民主

据了解,不少学生借着假期学习跆拳道、乐器、舞蹈、绘画、书法及恶补落后的学科等。学生中既有出于自身兴趣爱好来学习的,也有不少是按家长要求参加的。

记者在某中学初一年级一家长群里做调查,回答提问的35名家长,29人明确自家孩子暑假去上培训班,占比82.86%。

暑期报班类型?纯文化的占比42.86%,文化、兴趣皆有的达到62.86%。报班支出上,选“3000~5000元”的人数过半,占57.14%,1000~3000元的占42.86%。

暑期报班,学生持何意见?仅孩子自愿的占28.57%,45.71%的家长表示部分征得了孩子的同意,完全由家长做主的占比34.29%。

孩子们热衷于舞蹈、声乐、美术等兴趣班,“学校里每年都有汇演,要是没有节目表演,会被同学笑话的。”正在跟着节奏练习动作的小何这样说。而家长们则比较关注英语、语文和数学加强班的辅导培训,他们更关心哪个提优班老师成绩提高更快。

“相对而言 ‘80后’家长报班比较民主、理性。”多年负责培训的安娜老师表示,“80后”家长帮孩子报班前会主动问孩子“你喜欢吗”;此外,他们还会主动让老师把关,看孩子是否适合学这一门。

消协提醒:教育培训消费要保存好凭据

在中国体制教育、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儿童教育支出家庭占比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16岁以下儿童约3亿,按每人年均消费1000元计算,国内儿童教育市场有着3000亿容量。这也是各大培训机构很“热”的基础。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提醒,家长们在报班时,首先要看下培训机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原件,在有效期内);还可要求查看培训机构的收费公示和培训教师的教师资格证。

第二,就是不要轻信广告宣传,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孩子试听一两节培训教师的课,试听满意后再签订合同、缴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培训机构将口头承诺写进合同;还要抵制促销诱惑,不跨年度付费或一次性支付高额学费。

第三就是要保存好重要的维权证据,即培训机构盖章或负责人签名的招生宣传资料、培训合同、收费发票等。

记者 李忠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