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房价总体稳定

数据显示,随着“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深入,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随着“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深入,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

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1至0.3个百分点之间;天津、上海和成都分别上涨0.1%、0.3%和0.7%。从同比看,13个城市涨幅继续回落,回落幅度在0.1至3.7个百分点之间。初步测算,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1%和持平。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另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13个月回落,10月份比9月份分别回落0.5和0.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11个月回落,10月份比9月份回落1.0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9个月回落,10月份比9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3个月回落,10月份比9月份分别回落0.7和0.3个百分点。

“碧万恒”齐破4000亿三强排名仅剩最后悬念

2017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0显示,碧桂园、万科、恒大均达到了4000亿规模,有12家房企迈入千亿元阵营。同时,规模房企行业排名再次洗牌,融创超越保利,排行业第四名;华润置地连升两级,超越金地和华夏幸福排第九名。而碧桂园在不久之后毫无疑问将成为首家5000亿销售规模房企。从数字差距来看,万科和恒大基本上已经失去了逆转碧桂园夺得第一的可能,而恒大则缩小了与万科之间的距离。前三强排名将会是“碧万恒”还是“碧恒万”,还需要最后两个月时间才能知道答案。前三强销售总额达到了1.33万亿,占TOP100企业销售总额5.67万亿的比例为23.5%,占前十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为51.6%。

推地加速开发商拿地意愿依然强烈

土地市场方面,10月份全国各地推地不断,开发商拿地意愿依然强烈。10月30日下午,北京举行当月最后一场土地拍卖,出让顺义后沙峪、房山和大兴区黄村镇3幅宅地,最终以99亿元总价成交。截至10月30日,北京土地出让金合计2129亿元,刷新历史纪录。11月,北京预计有11宗土地出让,建设用地面积总计约93.2万平方米,起拍总价约443.08亿元。无独有偶,10月30日,广州也出让5宗土地,分别位于黄埔区、南沙区、花都区、番禺区,总起拍价达到88.7亿元,均采取 “限地价+竞自持或竞配建+摇号”的网上挂牌方式出让。最终,广州此次土拍收金95.6亿元,总竞配建面积8100平方米。

临近年底,全国各土地市场推地动作越来越多,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也出现了较大的成交增长。据市场机构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监测的50家大型房企今年合计拿地金额达17711.8亿元,与2016年同期50家大型房企拿地金额11937亿元对比,涨幅达到48%。

融资收紧小房企普遍面临资金压力

随着行业分化的不断加速,集中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的房企面临无法摆脱的拿地局面——为了维持规模增长速度,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在地价不断高涨且融资越来越难的形势下,部分房企开始改变拿地策略,从“争夺”变为“合作”,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土地和金融资源正在不断向大中房企加速聚集,行业集中化速度明显提升,大中房企继续加速奔跑。未来,土地获取能力和融资能力将成为房企发展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各地调控政策的持续落地,限购、限售、限贷等政策环境下,中小房企普遍面临资金压力。除了银行贷款获取变难,选择非银融资的难度也已经大大增加。中小房企普遍布局集中,无法像大型房企那样通过全国化布局获得规模效应。同时,随着拿地难度加大,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对于中小房企来说,生存空间变得狭窄,部分选择退出市场或被大型房企并购。 兰文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