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放贷利率4000% 借贷宝无责?

在监管明令严打“714高炮”现金贷违规行为后,这些地下买卖又以更隐秘的形式出现在市面上。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不少社会人员在借贷宝平台上发布放贷信息,年化利率奇高,接近4000%,远超监管规定的民间借贷36%红线,且出现砍头息、暴力催收等乱象。对于平台方的责任,有市场人士质疑,借贷宝为了自身发展,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无疑助长了“714高炮”的增长。对此借贷宝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一直将平台的年利率控制在监管规定的红线内,但借贷双方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支付返利、押金,从而变相突破利率限制。这种情况下,借贷双方在平台上留下的直接交易数据很少,看起来完全正常,平台无论怎样升级,都无法有效识别。

现象:民间高利贷“换装”上线

“这远比央视‘3·15’晚会曝光的‘714高炮’违规现金贷疯狂”!远在云南省的个体户借款人李源(化名)最近因为一笔贷款麻烦缠身。“最初只知道这款App软件是电子借条的贷款项目,就通过注册了解了一下,但并未使用,在注册几天后有人打电话问我需不需要借款,借款的时候并未发现什么问题,在逾期后才发现一些猫腻。”李源对北京商报记者说道。那么李源口中的“电子借条的贷款项目”指的是什么?记者了解到,这是一款名为借贷宝的App软件。李源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注册借贷宝App不久后就接到贷款电话推荐,询问他需不需要借款。为了周转资金,李源通过借贷宝平台向王某、卓某二人各打了1000元借条,但此二人实际只通过线下微信转账的方式各向李源转账650元,到手本金共为1300元。

记者注意到,李源通过借贷宝打欠条的借款期限为5天,到期后王某、卓某二人要求李源还款2000元。通过公式可计算出,李源上述两笔借款的日利率为350/650/5=10.77%,由此可得,这笔借款的年利率为3931%,远超监管规定的民间借贷年利率36%的红线。“借款时就发现合同金额与实际借款金额不符,在逾期后,借贷宝平台还强制收取未还本息总额的日5%逾期费用,并且每天都在叠加。”李源认为,由于自己和借贷宝平台没有任何债务关系,借贷宝收取逾期费用对自己的资金造成了一定损失。此外,借贷宝平台安排催收人员对李源进行暴力催收,非法盗取其个人通讯录信息、进行暴力催收威胁恐吓,并且扬言叫人上门催收,对他的个人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借贷宝是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网贷平台。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安卓、苹果手机应用程序中,标有“借贷宝”字样的有两款软件,据李源透露,“借贷宝App几个月前就已下架,打借条时是通过出借人发的二维码下载的App。”对社会人员在借贷宝发布高利贷放贷信息,年利率远超监管红线等问题,借贷宝平台是否知情?北京商报记者向借贷宝相关负责人求证,该负责人表示,并不知情,借贷宝主要是综合借贷服务工具,平台收取5%费用并不是逾期管理费,是借款人在平台补欠条,借贷宝平台向其提供的服务费用,主要包括销账和展期服务。

“作为一个纯中介平台,构建清晰的规则很重要,因此也要求平台提供一些后续的服务。平台由于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为出借人提供一定的逾期服务和催收服务是可以的,但暴力催收、非法催收则是违法的。”资深金融分析师何南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借款人遇到暴力催收的情况,可以报警,同时也可以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亲历:利率奇高、砍头息犹存

在借款人和借贷宝平台各执一词的情况下,为了一探究竟,北京商报记者注册借贷宝平台进行调查,该平台的主页有四种借钱方式,主要分为“一对一借钱”、“众筹借钱”、“第三方借钱”以及“补欠条”。

记者在该平台的“第三方借钱”中发现,有不少社会人员在借贷宝发布放贷信息,且明确标注借款人借钱需要达标的条件和所能借到的金额,大部分出借人要求借款人的芝麻信用分在630分以上,可借款的金额在1000-20万元不等,芝麻信用分越高,能够借款的金额就越大。

记者随机点击三位出借人进行申请借款,操作后均一一得到回应,在记者提到借款要求时,三位出借人均要求记者提供姓名、职业、月工资、社保公积金、芝麻信用分、支付宝账单、蚂蚁借呗额度等信息。其中一位出借人对记者介绍称,要先在借贷宝打借条,7天为一期,周利息为30%(例如在借贷宝打1000元借条,借款人通过微信转账到手700元,7天后还款金额为1000元)。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该出借人这笔贷款的年利率为2234%,明显超出监管规定的红线。当记者询问利率奇高的问题时,该出借人明确表示,网络就是这样的,这就是砍头息。

另有一位出借人对记者介绍,自己是公司出借人,主要做大额分期,2万元起。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做短期小额借贷时,该出借人介绍,小额借贷最低3000元起借,借款人通过微信转账到手2300元左右,周利息为30%,借款周期为8-15天。通过最长借款时间为15天计算,这笔借款的年利率也高达740%。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针对借贷宝的投诉量有2860条,解决量为108条,解决率仅为3.78%。此外还有两个投诉专题主要针对借贷宝纵容社会人员放高利贷、虚假合同、暴力催收等问题。

针对调查后的利率奇高、纵容社会人员违法放高利贷、涉嫌砍头息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再次向借贷宝进行求证。借贷宝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借贷宝按照法律规定,将借款年化利率限制在24%以下。当然,借贷双方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支付返利、押金,从而变相突破利率限制。这种情况下,借贷双方在平台上留下的直接交易数据很少,看起来完全正常,平台无论怎样升级,都无法有效识别。借贷宝并不给用户放贷,只是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那么在司法诉讼中,此类借款合同是否属于虚假合同?电子借条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 通过网络方式签订的借款合同也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一般来说,此类借贷平台只提供中介服务进行牵线搭桥,借条和实际本金不符的,应当以实际出借的款项来计算本金。

平台责任引争议

“人脉变钱脉”,是对借贷宝“熟人借贷”模式最简洁的描述。但记者注意到,在借贷宝平台上非熟人借贷的现象更多,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质疑,借贷宝鼓励个人之间的放贷,社会人员混杂其中,变相促进了“714高炮”的增长。何南野进一步指出,允许社会人员放贷可以,但平台必须对借贷利率进行严格的约束。此前借贷宝的定位是熟人借贷,且利率限定在受法律保护的24%年利率以内,相对比较合法,经营模式也比较稳健。但目前,借贷宝为了自身发展和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允许高息借贷,无疑助长了“714高炮”的增长。同时,奇高利率下,借款人还款的动力和能力大幅下降,因借贷产生的纠纷也将大幅增长,不利于借贷双方权益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

“生人借贷天生具有高利的特点,熟人借贷才是方向。”借贷宝相关负责人说道,对借贷宝的风控模式,上述负责人介绍称,“自风控”是借贷宝的核心,该模式下无论借款还是投资,都基于平台上的好友关系发生,投资人自行判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并决定是否出借,而借贷宝不为其提供担保,也不承担借贷项目的违约责任,实现投资人“自风控”和风险自担。

“监管借款人和出借人通过其他途径转账,不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相关证据难以收集,如果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平台,那要求有点太高,此时,需要借款人配合平台进行监督管理。”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熟人借贷是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普遍,但是将该模式搬到网上,还需要经过时间考验。”

何南野进一步指出,熟人借贷业务范围总归是有限的,为了扩展用户,扩大交易量,平台必然会通过生人借贷去拓展业务,从而违背平台最初的业务定位。这本质上无可厚非,但是一旦平台由熟人借贷拓展到生人借贷,将面临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利率会比较高,这样会逐步演变成一个高息的民间借贷平台,这样肯定是不合法的,同时,平台本身的持续性也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另外一方面利率奇高之下,借贷双方的纠纷将显著增加,坏账增多,暴力催收泛滥,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长远来看,通过这种擦边球的方式来进行生人借贷,同时不对利率进行限制,将会削弱平台的价值,不利于平台长远的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

编辑:gifber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