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 精准发力 江苏银保监局着力提升普惠金融质效

2019年上半年,江苏银行业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对普惠金融各项决策部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相对薄弱群体和有效信贷需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

6月末,辖内法人银行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70.74亿元,较年初增长11.94%,高于各项贷款增幅2.59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69.50万户,比年初增加6.56万户。法人银行机构上半年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92%,较2018年下降24个BP。辖内大型银行、邮储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416.23亿元,比年初增加908.2亿元,增幅25.89%,高于各项贷款增幅17.06个百分点。

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4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66%,其中法人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05.9亿元。法人银行机构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的农户经营性贷款及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涉农小微企业法人贷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贷款余额3002.79亿元,较年初增长6.93%。

6月末,全省银行机构投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余额22.08亿元,惠及8万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对家庭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实现“应贷尽贷”,上半年支持学生11万人,贷款余额22.6亿元。全辖1.44万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基础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银行机构对农户授信472万户,较年初增长0.58%。

一、坚持目标导向,加强监管引领。

一是明确考核目标,加强政策传导。结合银保监会工作部署和辖内实际,江苏银保监局年初下发《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关于做好2019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督促辖内机构完善普惠专营机制建设,制定普惠型小微、涉农和精准扶贫信贷计划。各银保监分局将普惠型小微、涉农考核指标纳入对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提升考核权重、与监管评级挂钩等方式加大考核力度,督促相关机构以计划目标为导向,确保对小微和涉农主体的服务持续增量扩面。如盐城银保监分局坚持“量”“质”兼顾,围绕民企、小微、制造业授信“三增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特色多”,金融服务“最多跑一次”,融资成本“合理且下降”等目标,建立实施5个方面、40个小项的监管考评机制。

二是及时督导检查,推动问题整改。江苏银保监局定期监测分析辖内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涉农贷款投放情况,对序时目标完成不理想、距离目标差距较大的机构进行通报和约谈。为防止和抑制银行对小微企业“垒小户”,无锡银保监分局在明确“扶微助小”原则和重点支持无贷款企业获得“首贷”的基础上,推行主办行制度,限制单户企业授信银行家数。南通银保监分局组织开展了“精简融资流程,规范融资收费”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审批及放款环节效率较低、收费与服务不匹配及向客户转嫁经营成本等问题。

三是推动建立机制,服务重点领域。建立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机制。为精准化解民营企业融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江苏银保监局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起草《关于建立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并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要求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针对民营企业运行中存在的暂时性融资困难,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建立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机制。目前南京、无锡、苏州、盐城、淮安、南通等市已筛选出20多户民营企业开展精准帮扶, 已成功帮扶两家企业走出困境。出台服务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意见。在赴多个县区政府部门、银行、企业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局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的意见》,会同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地方政府乡村振兴规划,在全省选择沭阳县钱集镇、射阳县洋马镇、洪泽区蒋坝镇、睢宁县魏集镇等20个乡镇开展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通过在信贷、保险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精准服务试点乡镇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二、 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产品服务。

一是各类机构根据职能定位,创新支持小微。政策性银行转贷支农支小,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围绕粮食、供应链做产品,通过与汇通达集团、省农担合作及支农转贷等方式,上半年对44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亿元。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以3.7%的利率向长江商业银行发放转贷款,已累计为600多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9亿元。辖内大中型银行前后台联动,加大内部流程和业务系统的改造,提升授信审批效率,适应小微金融需求“小、散、急”的特点。截至6月末,辖内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695.08亿元,已完成全年信贷增量计划的104.48%。如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推出“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围绕特色产业、优势行业、产业集群、成熟专业市场,为优质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实行“一次授信、一次签约、三年内可循环用信、年度复审”的授用信模式。6月末已授信客户4.77万户、399亿元,已用信1.38万户、131亿元。如该行对常州西夏墅刀具产业集群项目发放贷款70户、3.07亿元。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二季度举办145场对接活动,邀约客户2670户,授信530户、实现提款21.45亿元。南京银行围绕支持小微、“三农”、“双创”等领域积极布局,通过“小前台+大后台”打造普惠金融专营模式,确定今年普惠金融业务至少净增85亿元的目标。中小银行坚守支农支小,省联社将农商行坚守定位专注支农支小信贷主业情况作为对党委巡视巡查的重要内容。常熟农商行通过激励约束和尽职免责等机制建设,实现了全行向现代化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超6成的信贷资源投向小微企业,集中70%的一线人力资源服务于小微领域,6月末户均贷款余额39.55万元,成功探索出“常农商微贷模式”。沭阳农商行针对农户、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特点,大力实施“121”信用工程,对100万元以下优质小微企业客户、20万元以下优质家庭客户、10万元以下优质个人客户发放信用贷款。截至6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18万笔、19.15亿元。海安农商行创新授信模式,实施“年审制”综合授信,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授信,给予信誉良好的企业三年综合授信,目前授信三年期的客户有412户、60.98亿元。相关保险公司积极作为,人保财险、太保财险、紫金财险等保险机构上半年共为1203家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保证保险服务,提供风险保障24.63亿元。太平洋财产保险江苏分公司积极探索实践“防返贫”保险新模式,在徐州经开区、盱眙县和射阳县推出“防贫保”业务,为10.43万人提供32.75亿元的因病、因灾、因学返贫补偿保障。

二是科技赋能线上结合线下,创新产品服务。利用互联网渠道为客户提供操作更为便捷的在线融资产品,部分银行上半年新增普惠型贷款中在线产品贡献的增量超过一半。如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全面推广面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基于房产抵押的线上e抵快贷产品,客户可通过手机APP申请、提款和还款,额度循环使用,贷款随借随还,6月末产品有贷户2957户、贷款余额57.54亿元。江苏银行通过线上化智能化,运用硬数据增加“新功夫”,全力推动业务线上化转型。同时,对线上化业务无法覆盖的小微客户,依托人缘、地缘、亲缘,将线上数据导流给客户经理,运用“三量三看”(小微企业销售量、存货量、结算量,看小微企业老板品行、开工比例、行业状况)调查方法,还原企业真实情况,打破报表依赖,在挖掘软信息上下足“苦功夫”。通过线上与线下、跑数与跑街、软信息与硬数据相结合,形成服务小微企业的“真功夫”,真正实现客户精准触达、产品精准匹配、风险精准识别,全力服务好由微到小、由工到农的各类产业客户。6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贷款、普惠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641亿元和135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8和12.06个百分点。

三是切实优化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优化绩效考核指标,辖内银行机构通过将普惠型贷款考核指标纳入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考核指标体系中普惠金融指标权重、将普惠型贷款的税收优惠直接对经营机构进行利润补贴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正面引导作用。如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等机构提高普惠金融业务考核权重;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将从总行获得的考核利润调增、普惠贷款二档降准预激励、FTP补贴和专项激励工资在二季度全额向各市分行兑现到位。落实尽职免责机制,辖内多数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责任认定“负面清单”,结合差异化不良容忍度落实普惠型贷款尽职免责要求,对不良贷款率未超出容忍度的机构,其负责人、业务和审批人员享有容忍度权利,无违反法律法规、监管规则和内部规定的免予追责,减轻员工负面忧虑,进一步激发员工服务普惠的工作积极性。上半年,辖内法人银行机构涉及追责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金额657.67亿元,涉及8807人次,其中管理人员2974人次;尽职免责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金额575.41亿元,涉及6042人次,其中管理人员2116人次,免责比例分别为68.6%和71.15%。

四是多措并举带动利率走低,降低融资成本。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上半年,全省银行业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627.14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放203.37亿元,增幅48%;6月末无还本续贷余额达941.49亿元,较年初增加180.82亿元,增幅24%。以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全国性银行今年进一步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对于新发放普惠型贷款采取FTP减点等方式给予定价补贴,带动小微企业贷款整体利率水平进一步走低。上半年辖内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78%,比2018年下降72个BP,已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降。

三、多方协同联动,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银政合作。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9家银行与科技部门合作开展“苏科贷”业务,上半年发放贷款1067笔、31亿元,已累计为近6000家科技型企业发放基准利率贷款1.37万笔、507亿元。针对小企业抵押类贷款,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与当地不动产登记部门合作创新在线不动产抵押登记项目,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数据与银行数据间的互联与共享,将原来耗时近一个月的流程优化至7个工作日左右完成,得到银保监会和自然资源部的认可,被作为2019年政府“放管服”的重点项目在全国推广。为支持双创企业,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与省财政厅合作将“小微创业贷”产品增量扩面降本,将产品规模扩大至300亿元,利率下调到年化利率最高5%,上半年贷款余额增加35.3亿元。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浙商银行与省商务厅、财政厅、江苏信保合作推出“苏贸贷”业务,至6月末已对773户外贸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8.09亿元。

二是发挥部门合力。徐州银保监分局与信用办合作,搭建政银保担基“五位一体”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市银行机构引入徐州市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开发推广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访问接口,目前已有20家银行接入。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银税互动信用类产品“云税贷”余额突破百亿、授信客户2.3万户。扬州银保监分局与财政、税务、工信等部门合作,集成各经济主管部门的企业数据,建设专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政税银”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从申贷、受理、征信、放贷到财政补贴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平台已发布200余款小微信贷产品,解决融资需求2000多项、金额30亿元。

三是加强银企对接。苏州银保监分局在常熟成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26家银行累计与235家小微企业、245家个体工商户、56家科技型企业、16家民营骨干企业成功对接,授信57.6亿元。扬州银保监分局牵头联合市工信局、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在辖内银行业开展“321”百名行长服务制造业集群活动,通过银行、监管、政府“3”方合作,由41家银行机构100名副行级以上行长,每人挂钩服务“2”家专精特新企业和“1”个区域性产业集群,合力解决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中遇到的金融服务问题。无锡银保监分局与滨湖区政府成功签订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精准帮扶机制的战略合作协议,指导23家银行与68户企业成功对接授信3.56亿元,其中对7个首贷户贷款2560万元。南通银保监分局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加强与规模以上农业项目、政府优先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近5年来列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对接,帮助其解决融资困难。上半年,累计新增农业新型主体各项贷款近20亿元。

四是协调银企联动。无锡、苏州等银保监分局引导江苏银行等机构与无锡感知集团、徐工集团等合作,在全国首创探索运用物联网技术联合开发“动产融资”、“感知制能”等物联网动产质押产品,为相关小微企业便利融资。截至6月末,累计为278户(其中首贷户204户,制造业企业67户)小微企业发放物联网动产质押融资贷款3264笔合计51.45亿元。江苏银行与南钢集团合作,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发“钢盈链”产品,为其小微供应商提供融资。相关合作方均布设了区块链节点,链条信息具有不可篡改特性,有效破解了供应链金融各参与方信息不真实、不对称难题。

下一步,江苏银行业保险业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强化监管引领,坚持综合施策,提升服务能力,统筹实现“普”和“惠”的双重目标。

(一)充分激发机构内生动力。各银行保险机构将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工作,准确把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的特征和需求。同时,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贷款期限和流程、创新信用评价方式和信贷产品、线上线下结合提升服务效率,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提高不良容忍度等措施,充分调动基层员工“敢贷、愿贷、能贷”积极性,激发普惠金融服务内生动力,确保完成普惠型贷款考核指标,努力把江苏普惠金融服务工作做出品牌、做出特色。

(二)持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我局将持续加大督促、指导和检查力度,对发展战略存在偏差、业务指标差距较大、监管要求执行不力的机构,综合采取窗口指导、监管约谈、开展督查和实施监管问责等措施,查究普惠金融发展的痛点、堵点源头,督促相关机构及时整改,不折不扣落实小微、三农信贷计划,完成考核目标。

(三)切实提升风险管控质效。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小微企业贷款流向监测,确保贷款真正用于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被挤占挪用;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模式、新技术,提高风险管控智能化水平;通过优化银行信贷与担保、保证保险等合作模式,积极用好政府风险补偿资金,积极缓释信贷风险。

(四)推动完善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在继续深化“银税互动”“银政合作”“银保合作”的基础上,协调推动地方政府借鉴苏州等地的经验做法,整合税务、水务、电力、社保、公安等多方信息资源,搭建统一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信用约束机制,完善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微企业融资搭建更好的信用环境和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小微企业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好地提升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和便利度。 蔡友才 李玲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