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西部门户 丝路再启程

据清晖智库统计资料显示,从挂牌之日2017年4月1日至12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8063户,其中外资企业86户;新增注册资本2698.3亿元人民币,外资企业注册资本48014.16万美元。可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之下,陕西自贸区市场活力被激发出来,在笔者看来,这是陕西在“一带一路”上的“再次启程”。

陕西自贸区的战略定位与“一带一路”紧紧相联: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不同于沿海省份,陕西自贸区的建设中交通条件受到不小的限制,外贸运输主要依靠航空及陇海铁路线。但是却在国家向西发展中承担着重任,其不仅需要融合“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的建设,还需要肩负起带动西部大开发的重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动西部整体的发展。

陕西自贸区的建立为投资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为大企业、大项目落地陕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如今,中航电测总部、宝能集团西北总部、海航现代物流等一批具有产业风向标作用的大项目纷纷落户陕西自贸试验区,在金融、物流、军民融合、现代农业、投资贸易等领域,推动世界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落地陕西。

自挂牌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陕西自贸区,要求陕西自贸区对标国际先进贸易准则,创造优质的商业环境以及落实“简政放权”。

据悉,“一口受理、多证合一、多项联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内稳步推进。在通关便利化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企业申报进出口货物的时间从30分钟缩短为4至5分钟;西安港与青岛港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正合力打造两港之间“一单到底”一站式通关监管模式。这一系列的利企便民改革举措大幅提升了企业入区办事的便利度,陕西自贸区的开放、法制化、自由度等方面举措,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引进企业是一方面,服务企业是另一方面,两者的结合才能推动入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目前,陕西新增了两条洲际货运航线,加密了中欧班列班次,令陕西的国际化物流之路更为顺畅。陕西自贸区还依托西安港、咸阳国际机场,组建了由粮食、汽车整车进口、水果等口岸组成的口岸群,拓展陕西对外开放平台。此外,陕西自贸试验区依托陕西在人文、旅游、医疗、科技、现代农业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

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陕西自贸区所取得的成就虽然尚不足以超越其他沿海自贸区,但就其本身发展状况而言,已属不易。同时,也是因为诸多的客观因素,其他相对成熟的自贸区的发展经验对陕西自贸区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补齐客观原因形成的短板,就需要继续提升陕西自贸区的各项服务能力,创新优惠政策尤为重要。

同时,陕西自贸区需要通过自身优势,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逐步提升全省交通物流、金融服务、教育及人才培育等工作水平,逐步加强陕西省的综合竞争力,形成陕西省综合经济与陕西自贸区发展互助共成长的良性局面,继而潜移默化地在各类工作中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由于我国中西部省份的地理位置以及产业结构等限制,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增速已经相对弱于其他省份。

自贸区的建立,就是为陕西以及整个西部地区创造一个更为开放的窗口,通过开放刺激整体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一个创新高地,需要由有志向、有能力、有勇气、有本领的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创造。

期望在未来,人们对陕西自贸区的印象不只局限其位于在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带动西部大开发、推动经贸发展的重要阵地。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