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次启用63天期逆回购 跨年流动性已被提前平滑

较长期限逆回购兼具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使货币政策执行能力更为稳健。

本报讯(记者 刘扬)央行史上首次进行63天期逆回购操作。根据央行昨日公告,当日进行500亿63天、600亿7天、300亿14天逆回购操作,其中,63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9%;7天、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与上次持平。

“首先,2个月逆回购的启动有助于降低央行频繁采用逆回购对资金面的扰动。第二,未选择更长期限的逆回购,主要考虑到2018年定向降准的影响,避免了逆回购资金成为跨年资金。第三,12月作为财政支出的月份,叠加缴税以及地方债到期偿还压力,央行选择启动2个月逆回购有助于消除财政支出等资金压力。”东北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勇昨日分析认为。

李勇指出,央行启动“2个月逆回购”也有助于完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体系。特别填补了2个月逆回购、弥补了28天逆回购以及MLF之间的资金真空,较长期限逆回购兼具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较“28天逆回购”具更强的错峰效果,使央行货币政策执行能力更为稳健。

那么,央行为何此时推出63天期逆回购?“推出更长期限的逆回购和近日的债市下跌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政策环境已经在逐渐利于债市,市场已慢慢占得先机。”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为敩表示道,两个月期的逆回购不会浅尝辄止,这就意味着今年进入11月份之后,央行已经提前开始投放跨年资金。

那么未来63天期逆回购是否会常态化?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员左大勇则表示,2个月期目前推出正好可以跨年,央行此时推出可能与此有关,作用上类似于春节前夕的TLF,差别在于这次是是顺势推出常规工具,未来可能常态化操作。

此外,左大勇进一步指出,当前时点央行意料之外的辟谣和及时推出跨年期限的逆回购,对最近转弱的资金悲观预期有修复作用,也指向央行主动安抚市场情绪,避免恐慌,主动防范风险的目的,这也符合金融工作会议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已经转向放松,更多的预期引导和主动防风险的情形。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