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春:11月CPI、PPI或将下行

10月CPI维持高位 PPI创7个月新低

付立春:11月CPI、PPI或将下行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了2018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10月CPI同比上涨2.5%,位于近8个月以来高点。 PPI同比上涨3.3%,创7个月新低。清华大学博士后、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昨日对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10月CPI已是年内CPI同比的高点,物价涨幅将逐步下降,预计11月CPI同比增速将在2.3%;预计未来PPI还有可能继续走低,11月PPI同比增速可能为2.6%。

年内CPI将趋下行

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6%;食品价格上涨3.3%,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2.8%,服务价格上涨2.1%。

鲜果价格上涨11.5%,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0.1%,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8.5%,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禽肉类价格上涨4.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付立春认为,CPI同比上涨2.5%,这个数值虽然维持了8个月的高位,但绝对数值并不是非常高,而且主要推动因素是食品蔬菜。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等因素,造成部分食品供给偏紧,加大了鲜菜和鲜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而这部分的影响正慢慢减弱,11月即慢慢地淡化。因此CPI高位可能会下行。

“推动CPI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汽油价格上涨,这部分与原油、美元、国际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而原油价格很难判断。季节性因素、环比因素的减弱,特别是果品蔬菜价格上行压力结束,11月CPI应该在这个基础上会有所下降。预计11月CPI同比将在2.3左右这样一个水平。”付立春表示。

11月PPI同比或降至2.6%

数据显示,10月P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而从今年PPI各月数据看,也创下了今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18个百分点。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2.4%,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6.7%,加工工业价格上涨2.5%。

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7%,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9%,衣着价格上涨1.2%,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1.0%,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1%。

“10月PPI创下7个月以来的新低,未来可能还会更低。”付立春认为,PPI上升主要的推动因素其实也与原油相关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有关,这个价格的上涨还是很有限的。整个PPI从去年以来确实是一直在降,而去年的基数还是很高的。这与供给侧改革有比较大的关系。现在影响PPI的主要引导因素跟油价有关,当然与去库存进程即将结束、包括与去年的PPI高基数也有比较大的联系。预计未来PPI还有可能继续走低。

付立春认为,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有限,一是说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的价格传导其实并不非常顺畅,与去产能包括种种的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的价格传递可能是已经完成了或者是完成的程度比较高有关,另外一部分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减弱或者增速下降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PPI传导的路径可能也不会太顺畅。从PPI角度而言,以前是一个同比高基数,现在在供给侧改革完成、包括之前的传导已经完成了一部分这个背景下,PPI可能很难再起来,可能会继续下行。在10月以来油价、钢铁、煤价等因素的影响下,预测11月PPI同比增速可能是2.6%左右。

记者 宗风岚

编辑:gif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