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进入集合竞价交易新时代 付立春:首日试水,市场在观望

昨日,新三板正式迎来了交易制度改革,进入了集合竞价交易新时代。不过虽然是集合竞价实施第一天,市场却并没有因此而火热。集合竞价交易的企业只有371家,占比仅3.6%。东北证券研究总监、新三板首席研究员付立春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合竞价首日,投资者对规则等不熟悉,更多处在观望状态,已达成成交的多为试探性的。投资者如何适应转变,交易系统如何优化体验,还需要共同的努力提升。

371家公司尝鲜集合竞价

截至昨日,新三板共有11623家挂牌公司,其中10294家采用协议转让方式。根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全市场共有773家公司发生交易,成交额1.20亿元。其中,做市402只,成交金额0.84亿元;集合竞价371只,成交金额为0.36亿元。其中,中航太克收涨14900.00%,领涨竞价转让股,但仅成交1000股,成交额3000元。跌幅最大的企业为三禾科技,跌幅99.49%,收盘价为0.1元。成交额方面,位居集合竞价交易股票之首的为华清飞扬,共成交865万元。

全国股转公司于去年12月22日发布多项改革文件,涉及新三板分层、交易以及信息披露,其中对市场影响最大是在新三板盘中交易引入集合竞价转让方式,新交易制度自2018年1月15日起实施。根据改革细则,股票竞价转让采用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两种方式,并且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调整集合竞价的撮合频次。

采用集合竞价转让方式后,原创新层企业每天将撮合交易5次,撮合时间依次为9:30、10:30、11:30、14:00、15:00。基础层企业每天收盘时段撮合1次。市场此前分析认为,引入集合竞价将增强新三板的吸引力,普遍预计集合竞价交易将成为新三板改革后的主流交易方式,特别有助于提高优质企业交易的活跃度。

但是昨日是集合竞价实施的首日,市场的效果却不太明显,总成交额只有3592万,远低于此前协议转让每日的成交额。新三板的首个集合竞价日,集合竞价交易的企业却只有371家,占比只有3.6%。

交易新规则 市场处观望状态

对于新三板正式施行集合竞价的第一天呈现出的市场特点,付立春昨日对记者表示,总体来说今天新三板表现并没有那么悲观,可能市场一开始对集合竞价交易期望过高,所以对集合竞价交易首秀结果有些失望。由于指定协议成交变为盘后大宗,股票成交的涵义大幅缩小,因此集合竞价成交及总成交的数据,与之前交易日不具备可比性。

付立春分析,集合竞价首日,投资者对规则等不熟悉,更多处在观望状态,已达成成交多为试探性的。从集合竞价涨幅靠前的股票来看,成交量多为10手,成交额很低。做市股票的成交也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对股票交易首日无涨跌幅限制,而很多新三板股票交易十分不连续,导致有些集合竞价股票涨幅惊人。如基础层公司涨幅达到14900%,创新层公司奥星电子也达到6841%。”付立春表示,我们注意到中航太克静态市盈率为29倍,而奥星电子为15倍,估值并未如涨幅一样高涨。表明集合竞价的价值发现效率相对较高,乌龙指等误操作概率降低,操纵股价的难度与成本提高。

付立春认为,对于交易软件的使用熟悉完善有一个过程。如基础层公司交易行情的显示,盘中在公司列表中无法实现。因为盘中这些公司的集合竞价并未达成成交价格。投资者如何适应转变,交易系统如何优化体验,还需要共同的努力提升。

记者 宗风岚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