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今年着重审批“新经济股”及“集资额较大”的IPO

据香港明报报道,去年港交所(0388)推出多项措施打击市场‘啤壳’,虽然随着细价股不景及内地买壳资金收敛,啤壳风气已有减弱,港交所仍然积极双管齐下打击壳股,除推行多项措施外,亦传出‘教育’个别投资银行,表明今年上市审批会着重‘新经济’及‘集资额较大’新股,不符合两大要素、有啤壳嫌疑的会在审批时更为审慎。有投行界人士称,此举贯彻港交所去年打击啤壳的做法;但亦有意见认为,细价新股始终有其捧场客,对港交所的新做法有微言。

明报记者 邓伟忠、陈惠恩

港交所发言人回覆本报查询时表示,不对市场消息作出回应。据消息称,港交所今次是采取较‘软性’的手法与个别中小行沟通,似乎重点‘教育’对细价股‘产量’较多的中小行,有去年底曾与港交所相关人士接触的投行称,沟通内容主要针对今年审批新股的方向,其中提到‘新经济’及‘集资额较大’两大元素会是重点,同时提醒将会更审慎审批细价新股。

港交所提醒将审慎审批细价新股

不过,有投行人士称,虽然有不时与港交所人士会面,但未有谈及类似内容。据了解,港交所‘打开门做生意’,很难要求投行‘拣deal做’。

事实上,去年港交所未到年底已预告重夺全球集资市场首位,当中因上市改革带来的新经济股、生物科技股贡献不少。翻查资料,去年单计算打入前十大集资额的小米(1810)、美团点评(3690)及百济神州(6160),涉及集资额已近830亿元,3只新股已占去年香港新股集资额近三成。

业界:难要求投行拣生意

不过,有曾经与港交所接触的中小投行人士认为,聚焦新经济股无可厚非,但现时说法似将细价新股与啤壳划上等号并不全面,并称‘中小型新股都有好公司’,希望监管机构更全面地去检视上市申请。

将细价股等同壳股 说法不全面

另有中资投行董事表示,没有收到与港交所会面的通知,但对此等要求并不意外,指港交所近期的活动明显是要打压细价股,整顿市场。他认为,‘最麻烦是SFC(证监会)’,指证监会不懂商业市场的运作,只懂依例直说,又将细价股直接等于壳股,但其实细价股在市场有维持流动性的作用,如果要求每家申请上市的公司都是高集资规模,‘只只都咁大只又贵,点炒得起’。

编辑:gif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