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控股2018年亏损扩大2500倍 依靠6项目撑起50亿港元市值

作为三盛集团旗下的地产上市平台,三盛控股(02183.HK)2018年度亏损急剧扩大,年内亏损同比2017年扩大2500倍至1.86亿元。

三盛控股日前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度已订约但未确认销售的金额约11.42亿元,来自济南、平潭、霞浦、南通、温州的6个地产项目;签约销售建筑面积为9.5万平方米,仅相当于一个中型商业综合体。

截至3月25日收市,该公司总市值达49.5亿港元。6个项目如何撑起近50港元的市值?安信证券的报告认为是基于对未来母公司注入资产的预期。

然而,自2017年借壳“利福地产”登陆港股以来,三盛控股资产注入进程缓慢,这被机构看作是其投资风险之一。

多项财务指标“亮红灯”

“预期2018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录得较大幅度的增加。”三盛控股曾在3月12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中称。

但事实上,该公司最终的亏损已经不能用“较大幅度”来形容。

据三盛控股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报告,其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66亿元,同比2017年的1.6万元扩大了近1000倍;年内亏损1.86亿元,同比2017年度的7.3万元亏损扩大了近2500倍。这已是三盛控股连续两年录得亏损。

三盛控股在年报中称,“本集团于本年内的亏损较去年扩大,主要由于本集团融资规模增大导致的总利息成本增加。”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该公司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和应付债券加起来的借款总额为33.97亿元,同比2017年度的借款总额翻了一倍有余;年度资产负债率为87.6%,同比2017年度上升15.9个百分点。三盛控股账面值为28.5亿元的存货已全部被抵押,用于取得银行贷款及金融机构贷款。

三盛控股2018年中报则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1800万元。由此可见,其亏损主要来自下半年。

2018年11月,三盛控股以本金总额1.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6亿元)的新债券交换本金总额1.35亿美元的未偿还旧债。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公司应付债券金额为8.71亿元,经过交换后,2018年度无应付债券金额,而一年后到期的长期借款同比2017年度的增加了73倍,达到22.32亿元。

在负债增加的同时,三盛控股的销售也不尽如人意,2018年度已订约但未确认销售的金额约为11.42亿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0.1亿元,总收入为9.34亿元,借款总额是总收入的3.6倍。

此外,三盛控股2018年融资成本上升近6成,飙至11.6%。

资产注入进程缓慢

截至3月25日收市,三盛控股股价为12.00港元/股,比2017年正式借壳上市前一日的股价上涨近7成;市净率达3.7倍,在香港市场的内房股中明显偏高。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其股价涨了不少,但资产注入进程却较为缓慢。

在2017年8月正式完成借壳上市的两个月间,三盛集团先后注入福建平潭和济南章丘两个资产包进上市平台,货值超过30亿元。之后的土地更新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收并购,同时也出售了一些项目的权益,例如2018年7月福州两个项目引入雅居乐,获2.1亿元的注资。

数据显示,三盛控股2018年共增加10幅地块,截至2018年底总的土地储备权益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共14个项目,仅不到母公司三盛集团总土储的三成。

“从三盛控股上市到现在,三盛集团从来没公布过注入资产的规模和时间表。”一位接近三盛集团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对此,安信证券在报告中提示,三盛地产资产注入时间表慢于预期、公司净杠杆比率较高,具有一定投资风险。

事实上,销售规模仅11亿元的三盛控股在三盛集团地产版图里占比并不高。根据三盛集团官网的介绍,三盛地产截至目前总开发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1000多万平方米,货值近2000亿元;在售地产项目有24个,其中北京、成都等重点一二线城市的数个项目均未注入上市公司。

2018年初,三盛控股董事会主席林荣滨曾对外表示,三盛集团的地产业务2018年销售目标是350亿元,2020年要达到700亿元的规模,利润未来要冲千亿。三盛集团营销总经理朱黎民在2018年年中还曾对外表示,三盛集团在2018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200多亿的销售金额,全年350亿的地产销售目标完成压力不大。

“在项目开发业务中,三盛控股只占集团总房产开发之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之开发业务都在三盛地产这个平台上进行。”安信国际在报告中称。

优质资产迟迟未注入上市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盛控股的盈利能力。三盛控股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其毛利率约为5.9%。而据平安证券的统计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上市房企的整体毛利率为31.3%,三盛控股远低于这个水平。

“从销售和融资规模看,三盛控股并不是一家好公司。”一位不具名的港股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说,“闽系企业喜欢玩财技,在香港市场也是出了名的。”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从上市公司角度看,项目太少自然会影响其后续资金回笼,这是风险点。同时对于此类企业来说,需要防范很多新问题,母公司如果支持力度小,那么后续是否可以稳健运作也是有疑问的。”

编辑:newshoo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