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没有退市整理期的公司诞生 上市公司退市频率加快

最严新规下,退市案例密集发布。3月16日,*ST成城、*ST宜生双双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上交所决定对公司股票予以终止上市。研究机构认为,2020年年底退市新规正式发布,对退市标准和退市流程进行优化和精简,未来A股将迎来优胜劣汰的新生态。

“交易类强制退市股”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均低于人民币1元,*ST宜生和*ST成城锁定面值退市。

“跟以往不一样,最新退市办法实施下退市,这两家公司没有退市整理期。”一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成为退市新规下首批没有退市整理期的“面值退市股”。

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第13.1.7条、第13.2.11条和第13.6.1条的规定,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上交所将在公告后的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同时,公司应当立即安排股票转入全国股转系统等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股份转让,保证公司股票在摘牌之日起45个交易日内可以转让。

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1家公司触发终止上市情形,其中8家公司触发面值退市。另外,营口港因吸收合并退市,属于主动申请终止上市情形;*ST航通也是主动申请终止上市并在3月18日摘牌;还有部分公司因为连续三年亏损退市。

国信证券王鼎认为,随着我国传统产业的逐步成熟,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同时注册制正全面推进,退市制度有望迎来更大的空间。在如此背景下,我国退市制度亦逐步强调市场作用,与产业结构大势保持紧密步伐。

新规之前:“戴帽”股退市耗时782天

目前A股市场每年退市率不足1%,2020年退市数量16家。平安证券魏伟认为:“A股配套制度将迎来进一步优化:第一,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对于创新的特别代表人诉讼机制,可能针对投保机构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以提升投保机构的胜诉动力;第二,完善转板机制,增加高层次向底层次、交易所之间和交易所内部的转板。第三,加强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加大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建立有条件的做空机制。”

“截至2021年2月底,A股历史上所有已被强制退市的公司中,从‘戴帽’到最终退市平均耗时782天,期间平均出现24.3次涨停,29.9次跌停。而ST、*ST制度本意在提示和控制相关股票交易风险,但历史上被实施ST、*ST后真正退市的概率仅11%,使得‘戴帽’公司成为短期资金博弈的温床,反而给个人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开源证券孙金钜表示,“退市制度的高效运作,将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反过来为注册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最终形成资本市场的正反馈。”

长期来看,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下,盈利确定性高的优质龙头公司将获得更多市场认可,成长企业更为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从风险方面来看,魏伟认为:“A股市场短期集中退市的风险有限,但是需要防范部分公司财务造假爆雷的风险。”

记者 张曌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