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新赛道未果,布局氢能五载营收占比仅0.16% 鸿达兴业已债务缠身

6月25日,鸿达兴业(002002)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55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子公司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海化工”)年产5万吨氢能源项目。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 030年,我国氢能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到2050年,预计氢能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产业链年产值约为12万亿元。而作为清洁能源,氢能产业也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氢能领域布局多年的鸿达兴业此番大手笔运作,展现了公司寻求业绩突破的决心。不过在此之前,鸿达兴业或许需要先解决眼前的隐忧。

布局五载,营收占比仅0.16%

鸿达兴业作为老牌化工企业,其子公司乌海化工已有70余年的氯碱生产历史。或许是为了摆脱此前主营业务过于集中的束缚,鸿达兴业一直在探寻新的赛道。氢能成为了公司的首选。

根据光大证券研报分析,利用低成本的氯碱、乙烷裂解等化工副产氢,将成为未来供氢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在烧碱行业深耕多年的鸿达兴业自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鸿达兴业在氢能领域的探索可追溯到2016年。当年12月,公司通过子公司乌海化工完成对鸿达氢能源研究院的投资设立,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正式谋篇氢能产业。2019年3月,借助乌海化工、氢能源研究院增加经营范围,鸿达兴业实现了制氢、储氢、运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

同样是在2019年,鸿达兴业继续加大在氢能领域的投入。当年5月至7月间,公司接连发布了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内蒙古石油分公司签署《新能源发展合作的框架协议》、与乌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氢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稀土储氢材料开发合作协议》等多条公告。公司的第一座加氢站也在同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时间来到2021年6月25日,鸿达兴业再次向市场释放重要信号,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55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乌海化工年产2万吨气态氢和3万吨液氢项目(以下简称“乌海项目”),其中的液氢项目将是我国首个规模化的民用液氢项目。

根据资料,乌海项目的技术方案与鸿达兴业现有氯碱副产氢的技术工艺接近,技术方案成熟,项目整体建设周期为3年。

不过,耕耘五载,鸿达兴业的主营收入中,氢能的贡献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氢能行业首次出现在2020年年报中,仅实现营收846.5万元,占比0.16%。不过,其毛利率却达48.47%,超过营收占比80.39%的化工行业,后者的毛利率为38.56%。

而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布局方向直指绿色能源的乌海化工,此前曾多次因环评不合格而受到行政处罚。

老牌企业遇上债务烦恼

2021年7月15日,鸿达兴业发布公告,就深交所对公司2020年年报提出的营收与净利润增幅数据不匹配、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回复。

虽然在该公告中,鸿达兴业回答深交所的相关问题时都罗列了详尽数据,但公司正处于债务风险的漩涡之中,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公司近两年的年报数据显示,鸿达兴业2020年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两项数据分别为31.45亿元、12.4亿元,相较于2019年,涨幅分别为35.33%、629.41%。

与此同时,公司的货币资金大幅削减,2019年该数据为31.58亿元,而2020年却骤降为6.679亿元,截至2021年3月底,该数据进一步下探至5.824亿元。

而自2016年以来,公司的流动比率也仅有2019年大于1,近五年的数据分别为0.575、0.792、0.734、1.082、0.778。同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一直在60%的高位附近徘徊。

需要注意的是,鸿达兴业2020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19年的20.44亿元,下降为-12.85亿元,外部筹资形势不容乐观,公司的偿债风险也随之激增。

此外,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达集团”)也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其资产负债率曾一度超过95%。2021年1月15日,继“20鸿达兴业SCP001”违约后,“18鸿达兴业MTN001”因未能如期偿付本金和利息,成为鸿达集团第二只违约债券,该券违约金额本息合计13.91亿元。这也成为2021年信用债市场首个违约案例。

随后,在上海清算所网站上的信息显示,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将鸿达集团和“18鸿达兴业MTN001”、“19鸿达兴业MTN001”债项信用等级由CCC下调至C。

目前,鸿达集团所持鸿达兴业的股权质押比例高达84.7%,而前三大股东的合计股权质押数占所持股份数的比例均值更是高达90.76%,资金腾挪空间已十分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3月9日公布的定增预案初稿中,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49.85亿元,且全额用于乌海项目。而在2020年6月16日公布的定增预案修订稿中,较初稿最大的变动,是募集资金总额改为不超过55亿元,其中分别有5亿元将用于补充母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记者 苏城 实习生 陈陟


编辑:newshoo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