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二季度策略: 高景气行业仍是最重要主线

伴随经济数据与上市公司业绩的披露,二季度国内经济形势将趋于明朗。相较于一季度,市场行情或更贴合基本面。根据2011-2022年市场表现,有券商认为,A股二季度市值风格小盘略优于大盘,行业风格上消费占优概率较高。也有券商认为,随着数字经济主题的深化,涨幅较小的安全产业链将具有较好的交易空间。

信达证券:

板块快速轮动抬升估值

2022年10月底至2023年3月初,由于防疫政策和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大部分板块年度景气度均出现了反转的逻辑,所以各板块快速轮动抬升估值。

随着一季报逐渐临近,业绩和景气度数据的兑现成为重点。由于经济尚处在恢复的初期、疫情后经济最容易恢复的第一个季度也已经到达尾声,二季度经济恢复的速度可能会略有放慢。由于美国硅谷银行倒闭,加息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新的变化,美国经济存在再次担心衰退的可能,所以股市还需要一段震荡继续等待盈利的真正兑现。

行业配置上,熊转牛第一波估值修复已进入尾声,配置风格偏向防御,重点关注行业的业绩兑现。去年底以来,股市处在熊市见底后的第一波上涨,因为大部分板块尚未在业绩层面证明景气度回升,所以大部分板块都是估值修复。由此导致各板块收益率很难拉开差距,轮动较快,但随着第一波上涨结束,市场可能会进入估值回撤阶段,业绩兑现和防御属性将会成为二季度最重要的选股思路,建议关注业绩兑现确定性较高的出行链和价值中低估值方向。

成长二季度可能会偏弱,全年关注新赛道。金融地产低估值,或可以超配到2023年年中。消费中,疫情和地产政策驱动的修复是年度逻辑,不只是短期博弈性逻辑。周期长期逻辑好,但二季度可能会受到海外经济波动的影响。

光大证券:

市场有望逐步摆脱弱势

展望二季度,实物类消费、地产以及制造业投资可能都会逐步修复,叠加政策的支持,二季度市场有望看到经济数据的同比修复,市场有望逐步摆脱弱势,重回上行轨道。需要关注两方面的潜在风险,短期关注财报披露前后的业绩扰动的风险,中期关注海外银行业风波是否会持续发酵的风险。

从历年情况来看,2014-2015年以及2019-2020年是典型的主题投资大年。但这两次主题投资盛行的时期又有显著差异,相比之下,2019-2020年的主题投资会更具有参考意义。考虑到市场所处宏观环境与2019-2020年的相似性,今年有可能会是一个主题投资的大年。不过2019-2020年市场主题行情整体的表现往往是有产业背景和景气变化的持续支撑,没有业绩的主题或能持续一个季度,但持续若干个季度的主题行情背后通常需要有产业的背景支撑,因此,当下的主题行情可能都会面临业绩的考验。科创类的主题在今年可能会有密集的轮动,相关的事件与业绩将会决定轮动的节奏与方向。“国企行情”则会受益于政策与经济修复的共振,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从全年的角度来看,景气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主线。建议关注消费复苏以及制造业投资两条行业主线。今年消费板块将会是经济修复弹性的来源,二季度开始,消费与收入的正循环值得关注。从海外经验来看,即使疫情有所反复,消费的修复进程也整体稳定,建议关注食品饮料、酒店餐饮、旅游、体育服装、制药、医疗服务行业。制造业投资可能同样会伴随信心的修复而出现显著的好转,建议关注电子、计算机、机械、通信等行业。

爱建证券:

震荡不改,机会仍存

2023年国内经济恢复形势良好,但是仍面临较大压力,政府在货币、财政等政策上支持消费、产业发展。从经济增速和流动性来看,国内宏观环境整体改善,相较全球而言,在全球经济悲观预期中,我国能够保持相对的乐观预期。宏观环境的稳定也将为市场提供信心和资金吸引力,有助于市场的恢复。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从低位有所回升,同时2023年在业绩的低基数的基础上预计有相对较好的表现,这也为估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动力,只是市场估值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全球金融市场,因此仍存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上行空间的可见度也不高。2023年市场仍在全球流动性的政策里徘徊,需要在业绩和估值水平之间寻求平衡,市场更多的是结构性的机会。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中国市场估值水平的认知,虽然过程可能比较长,但是有利于整体估值水平的提升。

2023年一季度市场反弹,风险偏好提升,交易活跃度也提升。数字经济主题是2023年市场主题,但是分化将难免,2023年二季度市场有稳定的估值支撑。从机会上看,前期涨幅较大的计算机、通信等相关板块,交易空间渐小,随着数字经济主题的深化,电子半导体、智能制造、国防军工等涨幅较小的安全产业链将具有较好的交易空间。同时,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新能源领域从交易角度看在二季度也有较好反弹空间。记者 张曌

编辑:gl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