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浮沉因理财 新联电子欲借增值服务突围

2016年的募投项目至今未实施完毕,而公司股价自2016年定增后便再未起“波澜”的新联电子(002546)近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大众证券报》记者以股东身份来到公司参加了此次会议,就公司募投项目、经营情况等对公司进行了微调研。

募投项目七年未实施完毕

新联电子主营业务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服务于智能电网,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

2016年4月,在“互联网+”概念火热之际,公司以每股10.51元的价格定增募资13.5亿元,拟用于“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彼时,公司预计项目建设期3年,第四年完全达产。项目建成后,可为电力用户提供配用电监测云服务、运维服务和节能服务,并收取相关的服务费用。达产后,预计平台客户数将达到2万户,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3.2亿元。

然而,上述项目进展却并不顺利。公司分别于2019年及2021年两度将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19年12月31日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平台客户数由2万户调增至4.5万户。然而,截至2022年年底,平台客户数约为1.56万户,进度未达预期,节余募资2.24亿元被用于永久补流,期末募集资金余额为10.39亿元。

“定增时正是‘互联网+’概念火热的时候,公司募集的资金计划用于大量的设备投入,但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设备投入的资金被大量结余。”新联电子董事长胡敏对《大众证券报》记者解释道,“上述项目与国家电网配电系统深度捆绑,但彼时国网也在推广类似业务,因此公司在2018年将业务方向向环保监控转型。但受疫情影响,环保业务进展受阻,现在公司正在利用上述业务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拓展新的业务,例如空调管控系统等。但上述业务都是围绕用电信息采集展开的。”

理财产品亏损导致业绩下滑

一方面是定增项目难以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定增剩余的大量现金被公司用于投资理财却遇到了亏损,直接影响了公司净利润。

4月11日,新联电子公布2022年年报,去年公司实现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33.53%;净利润1116.31万元,同比下降95%;扣非净利润9879.86万元,同比增长94.9%。

虽然公司主营业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营收4.53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73.38%的增长,然而,由于持有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额分别为1279.57万元、9575.73万元,占利润额比例分别达到了295.18%及2209.02%,直接导致公司净利润被拖累。

此外,在2016年乘着“互联网+”概念东风启动定增后,公司再无新的资本运作,也没有紧跟风口,股价由2016年3月定增后的15.78元/股一路跌至4.52元/股,长期处于低位,甚至被投资者吐槽“缺乏想象力”。

股价长期走低,公司是否考虑过采取措施提振股价,或是利用手头资金引入新的投资项目提振主业?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胡敏表示:“公司不排斥拓展新项目,但实际运作中发现往往不及预期。与‘抓住风口’提振股价相比,公司更希望通过健康运营给股东带来稳健的回报。”

2022年度分红预案显示,新联电子拟每10股派现1.2元,合计派现超1亿元。

增值服务或成利润增长点

年报中,新联电子表示,在保持用电信息采集行业技术和市场地位的同时,顺应国家和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大力拓展增值服务业务,实现公司从电力设备供应商向能源综合服务商的转型,使公司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公司董秘彭辉表示:“公司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平台拥有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复用增加多项管理项目、模型检测,目前在南通已有客户。”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量大面广才能实现盈利,目前公司业务面向公司客户,虽然需要推广建设过程,但具有客户粘性高的优点。”胡敏介绍道,“国网是公司最主要的客户,但公司正在通过商业模式的改变来避免客户单一性,由配电向环保监测、空调管控转型,摆脱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

近日,新联电子在官网发布信息称,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器、能源控制器、专变采集终端)系列产品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这是继获得碳足迹管理体系认证之后,公司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助力“双碳”发展等方面又迈出的坚实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有投资机构参加了股东大会。对于关注新联电子的原因,该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主要是股价比较低,此外公司业务围绕用电展开,希望寻找公司在‘双碳概念’方面的投资机会。”

记者 朱蓉

编辑:gl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