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变者有力 首例民企“A并A”有望花落恒力石化

近来,被誉为“石油炼化小霸王”的恒力石化能否拔得A股民企“分拆+借壳”的头筹,备受市场关注。

“恒变者”的新思量

事件的起因源于恒力石化的一则重磅公告。6月20日盘后,公司宣布出售所属子公司康辉新材100%股权。本次交易的对手方,是A股另一上市公司大连热电。借此,康辉新材或将实现重组上市。而本次拆分完成后,大连热电将成为康辉新材控股股东,恒力石化则成为大连热电控股股东。

7月4日盘后,该事件迎来新进展。恒力石化发布公告进一步披露了交易的细节:大连热电拟通过向康辉新材全体股东发行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康辉新材100%股份。经各方友好协商,最终确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4.42元/股。

至此,这一2022年便传出消息的“A并A”计划再度启动。目光随之汇聚于事件的主导方恒力石化身上——其曾经正是凭借“借壳”登陆资本市场。如今再度亮出熟悉的招数,恒力石化必有所绸缪。

纵观恒力石化的发展历程,“守正+创新”是公司始终坚持的发展策略。在2022年年报的开篇,恒力石化董事长范红卫写了封《致股东、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信》。信中就写道,要”夯实主业强基础,做强发展新支撑”。

在范红卫的这封亲笔信中,不仅有对“求变”的思量,还给出了让“思量”落地的方法。她说,要“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出自苏轼《思治论》的话所述意境为: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此番拟分拆康辉新材上市,正成为恒力石化对句话的一次具体实践——如果分拆上市成功,这将成为A股首例由民企上市公司主导的“分拆+借壳”。有市场人士指出,“分拆+借壳”的组合在A股本就不多见,此前的案例更是没有民企所主导的。

对于恒力石化此举,国海证券研报认为,体现了公司加速发展新材料业务的战略决心,“分拆上市后,康辉新材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进行独立融资,资本实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于变局中站“高” 望“远”

长期以来,康辉新材被视作恒力石化业务高端化、差异化布局的重点抓手。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瞄准了高性能绿色环保薄膜与塑料新材料方向,目前是国内最大的PBT生产商,也是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能够在线生产12微米涂硅离型叠片式锂电池保护膜的企业,MLCC离型基膜国内产量占比超过65%。

历经多年发展后,康辉新材正迎来站“高”望“远”的新局面。

“高”一方面体现在康辉新材的业绩表现上。根据恒力石化披露的信息,2020年至2022年,康辉新材(合并口径)的营收规模已由约39亿元增长至近69亿元。三年来,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约18亿元。业绩做大的同时,截至2023年一季度,康辉新材的总资产较2020年年底完成了翻倍增长,净资产增幅更是近2.5倍。

通过被分拆上市,康辉新材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市场分析认为,如若成功上市,康辉新材将更好地专注于功能性薄膜、PBT工程塑料、生物降解材料和锂电隔膜等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加快新材新项目的研发与建设,推动公司在高端功能性薄膜等国内紧缺化工新材料领域实现瓶颈突破,增强核心创新力和高端产业发展力。

“高”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康辉新材的产能储备上。根据资料,2023年将是康辉新材的产能集中投放期:大连长兴岛基地45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目前正有序投产中;苏州汾湖年产80万吨功能性薄膜、功能性塑料项目已于2023年一季度逐步投产;2023年5月31日,年产4.4亿平方米超强锂电池隔膜项目首套生产线于营口全线贯通,公司正式进入锂电池薄膜领域。

不仅如此,康辉新材的南通厂区正稳步推进建设,预计2024年一季度逐步投产。随着在建产能的全面投产,康辉新材的业绩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公司预计未来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天风证券分析称,随着上述产能陆续投放,康辉新材“成长空间广阔”。

广阔的成长空间为康辉新材带来了眺望并抵达更远处的机会。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2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达到124亿平,同比增长59%;高工锂电预测,2025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有望达330亿平方米,2023年至2025年年均增速将达到39%。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瞄向“新经济、新动能”的锂电隔膜业务或为康辉新材打开二次成长曲线,公司在新能源相关业务上的布局有望迎来突破。资料显示,锂电隔膜是康辉新材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重要一环,规划基膜产能约34.4亿平方米/年。

恒力石化的分拆上市绸缪眼下仅差临门一脚。康辉新材驶入发展快车道后,将给恒力石化带来的业绩贡献已经引发市场的畅想。而自此处看,将康辉新材这员“虎将”分拆上市背后的思与行,不仅体现了恒力石化求变的决心,更是公司长期恒变后,凝聚的一次向上之力。

编辑:gl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