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增长极渐露头角,上半年劲仔迎来双“放量”
227家机构调研,19份研报关注,8月中旬以来,劲仔食品(003000)备受瞩目。目光汇聚处,公司交出一份2019年以来最好的半年报:2023年前6个月,其实现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49.07%;实现归母净利润8312.91万元,同比增长46.97。
而这份财报中的亮点远不止漂亮的财务数据。深耕鱼制品零食赛道的劲仔食品,正逐步将主营业务范围覆盖至豆制品、禽类制品,打造“小鱼、鹌鹑蛋、豆干、肉干、魔芋、素肉”六大产品系列,构筑出一个由三大优质蛋白组成的健康品类矩阵。
抓产品:第二增长极露出尖角
第二增长极露出尖角、摆脱产品单一的束缚,是劲仔食品2023年半年报中透露出的重要信息——报告期内,公司禽类制品营收同比增长155.05%,跃升为旗下第二大品类。
禽类制品的前身是于2021年推出的禽肉制品。2022年,劲仔食品又开发出具有浓郁卤制风味,主打营养健康的鹌鹑蛋制品——小蛋圆圆。借此,公司将品类业务线从禽肉制品拓宽至禽类制品,囊括了手撕肉干和鹌鹑蛋两个产品系列。
推出的首年,鹌鹑蛋月销售收入便突破了千万元,并成为劲仔食品最快晋升“亿元级单品”的产品。再加上销售收入早已突破1亿元的手撕肉干,禽类制品的营收2022年同比增长87.24%,来到1.83亿元。
转眼到来的2023年,禽类制品业务再上台阶,以18.47%的占比超过豆制品业务,位列营收贡献榜第二。而爆发点正是鹌鹑蛋。上半年,小蛋圆圆展现“黑马”本色,月度销售收入已突破2700万元,半年度销售收入迈过亿元大关,一举成为劲仔食品的第二大单品。
“重点关注鹌鹑蛋发展情况,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最近一次接待投资者调研时,劲仔食品表达了对禽类制品业务的高度重视。根据半年报,公司禽类制品的总设计产能已达11200吨/年。其中,肉干类设计产能1600吨/年,鹌鹑蛋类设计产能9600吨/年。此外,披露显示,鹌鹑蛋在建产能为6400吨/年。
无论是从占营收比重,还是设计产能的角度观察,禽类制品都坐上了劲仔食品的第二把交椅。短短两年,禽类制品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公司充沛的研发干劲助力颇多。
2023年上半年,劲仔食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6.32%。此前,公司专门成立了名为“食品研究院”的部门,主要职责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制定研发计划,着手点包括市场信息调研、研发方案设计、样品小试、生产线中试、内外部科学评测等多个方面。报告期内,深海鳀鱼、蜂蜜味鹌鹑蛋、真有鱼豆干等8项新品的研发工作正是由食品研究院牵头完成。
劲仔食品仍在研发上持续发力。最新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定增募投项目之一的“新一代风味休闲食品研发中心”将于2025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布渠道:直营模式迎来“放量”
禽类食品迎来“放量”,令劲仔食品的“1+N”产品格局进一步稳固。
“1+N”是劲仔食品品质为先和大单品策略的集中体现。目前,公司拥有“超十亿级”大单品劲仔深海小鱼,即“1”,以及多个“亿元级”实力单品鹌鹑蛋、豆干、肉干、魔芋等,也就是“N”。而“1+N”又孵化于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这三大品类。
2023年上半年,除了禽类制品高增,休闲鱼制品、豆制品分别同比增长35.01%、29.23%,同比增幅较2022年同期进一步扩大。而这背后,是劲仔食品在渠道端的持续发力。
劲仔食品一直坚持全渠道发展。如今,公司的渠道结构正呈现出“联通+多样”的特点:既打通了线上线下,也对传统、现代、新兴等多个渠道实现了立体布局。
对渠道的重视,也体现在相关数据上。截至2023年6月底,劲仔食品经销商数量已达2559家,较去年同期净增长559家。报告期内,公司线下业务实现营收7.19亿元,同比增长44.06%。
值得注意的是,劲仔食品的线下业务占营收比重降低了约3个百分点至77.76%。这背后,是公司直营业务迎来“放量”。
劲仔食品的线上渠道主要囊括在直营业务中,包含抖音小店、快手小店,以及天猫超市、京东自营等平台。通过布局短视频、社交平台、达人直播等新兴渠道,建立从头部流量到自播带货的传播矩阵,拳头产品劲仔小鱼晋级为天猫平台、抖音平台海味零食销售额第一。
借此,劲仔食品上半年新媒体渠道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0%。而新媒体渠道的高毛利也令公司直营业务的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不到30%提升至37.62%。
直营业务中的另一亮点是对新兴零食专营渠道的布局。2023年上半年,劲仔食品把一部分目光投向“零食很忙”“糖巢”“好想来”老婆大人”等快速发展的“零食小店”,通过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
伴随多个高势能渠道的迅速增长,劲仔食品上半年的直营业务营收突破1.7亿元,同比大增102.37%。而当“小鱼”从越来越多的渠道游向消费者,劲仔距离下一次“放量”或已不远。

记者 陈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