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抠出”4亿元利润 太平鸟还有多少“本”可降

春节将至,“过年换新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着“国潮”标签的服装企业太平鸟(603877)最近也凭此在二级市场上“风生水起”。虽三连板后在本周五有所回调,但周内仍录得18.32%的涨幅。

2023年,服装行业并非风平浪静,美邦服饰“卖楼求生”,H&M、ZARA关店消息不断。在这一年,太平鸟也经历了更名、组织架构调整等一系列变动。公司日前发布的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幅125%的业绩预告,可谓阶段性的“胜利”。不过,公司在解释业绩预增具体原因时,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四个大字——降本增效。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振翅欲飞的太平鸟,降本是否能成为长久之计?又还有多少“本”可降?

净赚4亿元背后仍存隐忧

1月5日下午收盘,太平鸟发布了一则大股东减持计划,公司大股东、前总经理陈红朝拟减持不超过870万股公司股份。

资料显示,陈红朝不仅是公司发起人之一,还曾五年连任公司CEO一职,年薪一度达到千万元以上,远高于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张江平,堪称太平鸟的“元老级”人物。2023年2月,陈红朝递交辞呈离开太平鸟,其后便开始减持手中持有的太平鸟股票。当年12月底,陈红朝刚刚结束一轮减持,持股比例从9.38%降至7.38%。不过10天,其又宣告新的减持计划。

公司重要股东急切“出逃”,投资者难免心生怯意。公告披露后的下一个交易日,太平鸟几近跌停,并一度创下了近三年半以来股价新低14.62元/股。

但很快,就在股价大跌当晚,公司祭出一枚“大杀器”——2023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5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125%;扣非归母净利润约2.7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不过,在这份引爆市场情绪的预增公告背后,是前一年低基数的业绩。2022年是太平鸟业绩“变脸”年,不仅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跌21.24%、72.73%;扣非归母净利润还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进入2023年,服装消费行业恢复性复苏仍不及预期。在此背景下,太平鸟能够录得业绩大幅增长实属不易。对于营收下降,却能实现利润反增的原因,太平鸟用了五个排比句在公告如此解释——坚定推进组织变革,强化品牌力和产品力,严控商品零售折扣,加速关闭低效门店,聚焦公司经营质量提升。同时,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左右,但销售毛利率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公司经营费用同比下降9%左右,对利润增长贡献较大。”

实际上,“降本增效”一词始终贯穿着太平鸟2023年多个财务报表,如在2023年半年报中,太平鸟提到主动优化调整低效门店。报告期内,公司关闭直营店176家,关闭加盟店477家,期间闭店率分别达13.78%、16.47%。三季报之际,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6.33%、8.32%、21.95%。

“低效、亏损门店对企业来说是一个负担,关闭这些门店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费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财经评论员谭浩俊对此指出。

但他同时强调:“闭店难以‘开源’,其促进的净利润增长或难以持久。闭店的源头是店铺效益低,而且从数量上看,关闭的低效店铺占太平鸟店铺比例并不低,直营、加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背后反映了太平鸟面临着不利的市场状况。”

“早些年收入快速增长可能离不开广开门店。”太平鸟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2023年公司主要处于‘防守’端,聚焦于经营质量。公司收入方面,未来会慢慢回归到疫情前状态,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会有很大幅度的上升。具体举措会在年度报告披露。”

“控价”背后的双刃剑

盈利大增之功劳在于“控成本”。

2023年,库存仍是供应端头疼的问题。太平鸟存货周转天数逐渐增加,据Wind数据,2020年至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66天、168天、189天。到了2023年三季度,太平鸟的存货周转天数已升至241天。具体到金额上,2023年前9个月,太平鸟存货金额达到19.42亿元,占到总资产的近四分之一。

过季促销曾是太平鸟清库存的关键手段,主要通过电商、奥莱等渠道打折处理过季货品。但频繁地打折促销,难免伤及企业自身的价格体系和品牌形象。

太平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上述工作人员对记者坦言:“虽然产品打折带来了很多收入,但是这对品牌形象、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在2023年中报中,公司曾提到“强化太平鸟品牌的统一化管理,严格管控新品折率,规范老品消化渠道。”从业绩上看,管控折率似乎确有成效。在2023年度预增公告中,太平鸟亦坦言净利大增与“控价”有所关联。

管控折率是否会影响到太平鸟的库存去化率?谭浩俊告诉记者:“控价和促销确实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能够在创新方面领先一步,引领市场、引领消费,太平鸟才能从困境当中,走出一条新路。”记者也把相关问题抛给了太平鸟证券部工作人员,对方以“具体情况会在年报中披露,这是经营层面的考虑”为由不再展开回答。

虽然公司表明会严控单品折率,但是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太平鸟”为关键词搜索时,发现近半年来仍存在不少“几个月后发现降价近半”“割韭菜”的吐槽。而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称“太平鸟线上线下价格相差甚大”。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我们公司有很多加盟店。公司很难对所有加盟店、所有的折扣情况进行一个快速的管控,这是一个慢慢进行的操作。”公司工作人员对此解释道。

据国信证券统计的数据,太平鸟女装售价在500元、1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6.4%和12.9%;男装则为47.8%和18.3%。

高水平的商品定价,却屡屡被消费者诟病“品控不佳”。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太平鸟的投诉有1000多条,这其中,“实物与门店不符”“毛衣穿三天就起球”“羊绒外套穿5次就坏”等类似的负面评价并不在少数。

回到业绩、股价双双回暖的太平鸟来看,公司未来如何把握好控价和去库存的平衡,“降本”的尽头在哪里,“节流”之余又如何“开源”?太平鸟的变革之路,道阻且长。

记者 李秋捷 实习记者 李漫鸿

实习生吕茂苗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