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51家上市公司摘牌 数量创历史新高 “退市常态化”加速资本市场新陈代谢

本报讯(记者 刘扬)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退市数量已创历史新高。随着*ST美尚于9月20日摘牌,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退市数量达51家。其中,49家为A股退市,2家为B股退市。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3日,上市公司退市总数为317家。其中,1999年有1家,2001年有5家,2002年有8家,2003年至2009年分别有4家、11家、11家、13家、10家、2家、6家,而2010年至2020年期间退市公司数量共计147家。2021年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上升至23家。进入2022年,退市数量上升至50家,创下股市成立以来退市的最高峰。2023年则有46家上市公司退市。

从板块来看,年内退市企业主要集中在主板上市公司,占比84%。具体来看,深市主板有28家,沪市主板有15家。从退市原因来看,“面值退”占据主流。51家退市公司中,有37家因为股价低于面值终止上市。此外,12家退市原因为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新海退因连续四年亏损;越博退因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

除已被摘牌的个股之外,还有ST旭电、*ST威创、*ST亚星已收到交易所的终止上市决定,等待最终的摘牌。其中,ST旭电成为今年首家A、B股同时退市的上市公司。*ST亚星为主动退市,据公司公告,其控股股东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情况,提议主动撤回公司股票上市,成2024年A股首例。

目前,还有多家公司退市风险高悬。从退市风险预警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A股财务类退市风险预警中,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非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规定的有108家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净资产为负值的有20家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有12家企业。此外,最近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内控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有14家企业;近一年信息披露、运作存在重大缺陷的有148家企业。这也意味着规范类退市风险公司亦超百家。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一个成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必然要求畅通入口和出口两道关,形成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随着常态化退市机制得到不断巩固和深化,在加快资本市场新陈代谢、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年退市呈现出很多‘首例’现象,预计明年多元退市格局会进一步加剧。值得关注的是,除被动退市外,与并购重组等主动退市相关的制度安排有望进一步完善。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上,示范判决机制和先行赔付制度亦有望进一步推广和细化。”宁波聚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巫清登23日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编辑:gloria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