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过冬!
近来,浙江海宁的气温不断回升,让人感到春天的脚步不断临近,但身处此地,主营集成灶业务的火星人(300894)似乎仍在经历寒冬。
不久前,火星人刚刚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或出现近十年来的首度亏损。“祸”不单行,就在业绩预告出炉后不久,火星人控股股东、实控人黄卫斌的一致行动人近日宣布,欲“大手笔”减持套现。
拟套现2.03亿元
2月26日盘后,火星人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海宁大有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海宁大有”)和海宁大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海宁大宏”),计划在2025年3月20日至2025年6月19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公司股份,按照2月27日收盘价计算,最高减持金额或将达到2.03亿元。
“我们只是按照公告内容发布,具体内容以公告所述为准。”2月27日盘后,《大众证券报》记者拨通了火星人证券部的电话,公司工作人员给出上述答复,而对于记者关于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减持后的资金是否会投入公司后续的运营,对方表示并不知情。
企查查数据显示,海宁大有、海宁大宏的注册资本均为5400万元,黄卫斌分别持有前者33.2708%的股份、后者44.4667%的股份,为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照此计算,此次减持所得中将有不少进入黄卫斌的口袋。
Wind数据显示,海宁大有、海宁大宏此前未有减持动作,但在两家公司的合伙人中,却出现了减持名单上的“常客”——火星人联合创始人朱正耀和董其良。其中,朱正耀持有海宁大有14.1667%的股份,董其良持有海宁大宏8.3333%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人2020年上市后不久,朱正耀和董其良便按下了减持按钮。截至2024年三季度,董其良的持股比例降至2.12%,而朱正耀更是因为离婚所产生的6亿元“分手费”,已经从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
近十年来首度亏损
一边是创始人不断减持,一边是火星人的股价不断走低。
上市后不久,火星人的股价(前复权)一度摸高至70元/股上方,但随后就开启了震荡下跌模式,截至2月27日收盘,报于16.90元/股,较高点跌幅逾76%。
股价像一面镜子,映射出火星人近年来不断下滑的业绩。2021年,火星人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创下新高,营收规模更是超过了行业“老大哥”浙江美大(002677),但随后几年,公司的业绩节节下滑,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仅为1000万元至1500万元,较上年的2.47亿元大幅下滑。若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已出现亏损。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之一,火星人归结为订单量未达预期。
“2024年,全市场集成灶零售额同比下滑超过30%。”南京证券家电行业研究员杨妍对记者表示,集成灶单品售价较高,并不符合眼下消费者更注重质价比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越来越趋向个性化,比如外观、功能上的创新。”同时,她告诉记者另一组数据:2024年,带有消毒柜功能的集成灶在线上的销售额占比同比提升了4.2%。此前,集成灶正是凭借向蒸烤一体的结构升级来提高客单价。
集成灶销量的下滑趋势尚未逆转。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集成灶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45.6%;零售均价为5286元/台,同比下降16.5%;高端品零售额占比同比下滑3.4%。
对于影响业绩的另一原因,火星人解释为费用缩减难以弥补收入减少。此前,火星人以擅长营销而闻名。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销售费用超过19亿元,其中广告费用超过8.6亿元,但随着业绩的下滑,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缩减了19.42%的销售费用,同期,研发费用也有所下滑。
缩减的开支不仅于此。去年8月,火星人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投资新建集团总部大楼项目的议案》,公司决定终止使用自筹资金5.8亿元投资建设集团总部大楼项目。
在杨妍看来,眼下的“逆境”对于集成灶行业头部企业而言或许并非坏事。“随着市场优胜劣汰,拥有更厚安全垫的头部企业,或将因竞争格局改变带来的市占率提升而迎来长期利好。”
记者 陈陟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