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发现】杰创智能:技术创新驱动业绩逐季修复

杰创智能(301248)是一家聚焦于智慧城市和智慧安全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安全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智慧安全领域是公司正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管理中,已合作的客户覆盖广东、海南、湖南、湖北、江苏、黑龙江等多地的公安部门,先后参与全国1000多个以智慧安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已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2024年公司业绩由盈转亏,但2025年一季度业绩高速增长。

公司已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全面、完整和领先的资质体系,有效支撑各细分业务的持续拓展。公司资质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等级证一级、音视频集成工程企业资质一级、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等级CS3、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一级、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二级等,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公司通过了国际软件能力成熟度认证评估的最高认证CMMI5级,以及ISO9001、ISO14001等多项认证,标志着公司的软件技术开发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自2018年起,公司先后通过公安部列装资质审查,多款数据采集产品完成公安系统列装,5G通信安全产品也获得列装资格,近年入围多省公安厅相关产品采购目录。

公司在私有云业务方面具有自主研发的“常青云”系列产品,并已在多个行业有落地案例。1月17日,公司又推出“常青云AI超融合一体机”,产品以约国际同类产品一半的建设成本,实现了翻倍的性能,帮助客户降低用云门槛,拥抱AI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在应用场景方面,常青云AI超融合一体机展现了强大的行业适配性。它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与公共安全领域,其模块化设计能够灵活适配政务、文化传媒、教育、安防、工业等多个行业,实现“开箱即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门槛。

公司研发推广“AI+机器人”深度融合产品,强化AI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公司的AI电磁网捕系列产品是全国首款大规模应用于公安实战的“AI+电磁科技+机器人”深度融合产品。公司研发网捕机器狗,将电磁发射装备与智能机器狗、机器人及无人机结合,实现智能化的安保巡逻、全景监控、监测预警、危险识别和自动网捕等功能。公司拟成立控股子公司机器人公司,面向公安、消防、应急等领域打造“空地一体”的行业级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公安、消防等领域的智能化安防布局。同时,公司加入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持续强化AI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

公司自研无人机管控平台,助推低空经济发展。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发力,在产品方面,公司推出常青云全栈智能低空云底座,提供低空中心云+边缘云服务,覆盖低空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区域低空经济建立“智能大脑”。基于TDOA无线定位技术、AI特征识别等,开发新型无人机空域管控系统,集成“日常管理、全域监测、实时追踪、安保预警、反制处置”功能。在场景落地方面,公司聚焦于公共安全领域,与辰星未来合作推出行业级载人无人机,支持警务巡逻、高空监控、应急物资投送等功能,配备高清影像回传和催泪弹发射器等设备,提升突发事件响应能力。此外,在物流配送、智慧巡检、智慧农业、消防等领域开发成熟服务方案,例如无人机智控平台已应用于电力巡检、铁路巡检等场景,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精度。

公司借助“一带一路”东风,积极探索对外合作发展机遇。公司在与央企合作伙伴的共同开拓下,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了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产品+服务”为模式的形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多款公共安全产品和系统。近几年,公司自主研发的火眼金睛系统、口令破解服务器、LTE侦察系统等产品,助力央企在国际竞争中屡屡中标,被亚非拉各国广泛应用于机场、港口、刑侦等领域。

中邮证券表示,公司将AI与主业深度融合,发布AI超融合一体机、AI机器狗等产品,推出全栈低空云底座,预计今年实现战略转型,业绩逐季修复。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66亿元、14.51亿元和18.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44%、36.13%和29.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亿元、2.09亿元和2.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3.1%、60.01%和30.64%,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85元、1.36元和1.7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记者 刘希玮

(风险提示:本栏目旨在介绍相关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newshoo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