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国自机器人,杭叉集团加速人形机器人开发
今日,智元机器人拟收购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方案公布后,上纬新材股价“一字”涨停,而昨日在香港认购的极智嘉,更是高达30.17倍的国际认购,创下机器人企业H股IPO募资规模最大纪录。与此同时,在主板市场,另外一则重要消息,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叉集团”或“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浙江杭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叉智能”)拟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自机器人”),国自机器人是行业内极少数拥有全系列物流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公司,杭叉集团此次收购,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智慧物流、机器人业务板块的布局。
交易方案不涉及现金支出,无现金流压力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杭叉集团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通过新增注册资本4,146.5178万元的方式收购国自机器人99.23%的股份,比例由81%降至44.28%,但仍保持控股地位,整个交易不涉及现金支出。这种资本运作方式不仅减轻了公司资金压力,也为未来杭叉智能的独立上市打下了基础。
1+1>2效应,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作为全球叉车行业领先企业,杭叉集团凭借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及成熟的营销渠道,在智能物流领域积累了深厚底蕴。目前,其组建的杭叉智能、杭奥智能、汉和智能三大业务群,涵盖AGV(无人搬运)、立式存储、软件集成等领域,专注于提供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
2024年,杭叉集团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合同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显示出强劲势头。
国自机器人是业内极少数拥有全系列物流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公司,其业务覆盖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经验以及丰富的移动机器人产品线,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等,已广泛应用于电力、汽车、重工、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杭叉集团通过对国自机器人的收购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研发能力和完善公司移动机器人产品矩阵,形成“硬件+解决方案”双轮驱动发展,实现“无人叉车+物流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协同作业,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加速公司人形物流机器人的开发
随着特斯拉机器人的推出,全球掀起了机器人热潮,国内多数涉及机器人概念的公司表现良好。杭叉集团也一直积极布局人形智能物流机器人,其与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物流场景中的应用。
据相关报道,其子公司杭叉智能已连续五年在叉车式AGV(无人搬运)营收上居全国第一。
杭叉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会将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经验应用到人形机器人领域,并建立了新的产线,可替代真人完成更复杂的搬运场景。成品出来后即可适配典型应用场景,符合当前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垂直需求。”
国自机器人拥有全系列移动物流机器人产品线,此次收购必将加速公司人形物流机器人的开发速度。
估值优化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国自机器人在2024年前经历了多轮融资,包括2019年8月由美的资本领投的战略融资,金额达1亿元。此外,2013年9月23日,国自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2014年10月24日,国自机器人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巨星科技、宁波新锐浙商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宁波复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此次被收购,一方面有助于大股东估值优化,强化杭叉集团的经营实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公司整体智慧物流的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本形象和企业价值内涵,实现母子公司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平均估值为32.3倍PE,显著高于传统叉车行业13倍PE的水平,本次收购,杭叉集团将自身业务从传统叉车向智能物流系统延伸,有助于提升整体估值水平。
同时,国自机器人原实际控制人仇建平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292万元、2,601万元和4,815万元,累计不低于8,708万元;承诺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5.2%,显示其对国自机器人未来业绩的强烈信心,若国自机器人能够实现上述业绩承诺,将为杭叉集团带来稳定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盈利能力。一鸣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