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期,生物医药板块反复活跃。7月16日,创新药概念股联环药业走出8天6板的行情,力生制药、万邦德、奥赛康出现两连板,此外,广生堂上涨16.56%,我武生物上涨15.90%,浙江震元、润都股份、亚太药业、千红制药、哈三联、丽珠集团均出现“10CM”涨停。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同样表现抢眼。根据Wind数据统计,7月14日至16日期间,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了0.9%,而创新药个股表现更为突出。具体来看,丽珠医药以24.79%的周涨幅领跑,中国抗体-B涨幅达34.33%,派格生物医药-B也上涨了19.41%。整个板块呈现普涨态势,45只成份股中超过30只实现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7月16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盘中再创历史新高。从资金流向看,截至7月14日,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1个月获资金净买入超11亿元,日均成交额达68亿元,最新规模超过136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交投最活跃的创新药品种;此外,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一年回报达101.62%,位列全市场国际股票型基金第一。
从消息面来看,政策红利不断释放。6月30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提出五大方面16条措施。本次文件中,首次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鼓励有条件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搭建创新药交易平台,助力拓展海外市场。将医药产业定位从“民生工程”逐步提升到“创新出海”,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在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定位之外,商保目录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如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基本医保不予支付,但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今年10月至11月新版基本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发布。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重点提出增加商保创新药目录这一举措,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增强,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的重要一步。目前,国家医保局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商保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预计未来商业保险将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灵活性和补充性,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同时也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我国创新药产业整体持续快速发展,相关的上游产业链包括科研试剂和CXO等行业也迎来逐步回暖,预计2025年中报开始,业绩有望逐步向好。”国元证券行业分析师马云涛认为。
从国家医保局更新的已纳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5月底,多个2025年新纳入医保国产创新药产品正在快速进院,部分药物进院速度较快。从增长速度来看,2025年新入医保的品种中,对比2025年4月底,入院数据增长较快的药物主要有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与依沃西单抗、上海谊众紫杉醇胶束、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恒瑞医药泰吉利定等。
从入院总体数量来看,截至2025年5月底,入院数据超200家的药物主要有云顶新耀布地奈德肠溶胶囊、百济神州绿叶戈舍瑞林微球、信达生物托莱西单抗、海思科考格列汀和克利加巴林、信立泰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和苯甲酸福格列汀、京新药业地达西尼、先声药业曲拉西利、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绿叶制药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
广发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罗佳荣指出,2015年以来,通过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优化医保准入机制等覆盖“研发—审批—生产—市场准入”全链条的政策支持,我国制药工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国产新药迎来爆发式增长。《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推出,更加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为之护航,持续看好国内制药工业在创新升级和国际化背景下,国内市场迎来新一轮产品周期所带来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记者 刘扬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