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昔日主业营收双归零! *ST聆达“断臂”太阳能电池业务能否觅得生机?

近日,*ST聆达(300125)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这家徘徊于退市边缘的公司,正在光伏行业寒冬中艰难求生。半年报数据显示,尽管*ST聆达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92.99万元,同比增长72.39%,然而却难以掩饰净利润依然亏损1.05亿元的尴尬窘境。

(*ST聆达2025年半年报截图)

多年亏损披星戴帽 主营业务面临市场淘汰

公开资料显示,*ST聆达已连续5个会计年度亏损,2024年度更是业绩雪崩,净利润亏损9.50亿元,同比下降262.42%;营收仅为0.6亿元,同比下降92.71%。

2025年4月22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同时,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公司及子公司目前存在违规担保情况尚未解决,等等一系列原因最终导致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正式披星戴帽。

(数据来源:同花顺)

(*ST聆达公告截图)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业绩的大幅下降主要系太阳能电池片业务停产所致。据往年财报,该PERC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业务曾是*ST聆达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2022年至2023年两年间,该项业务一度占总营收的95%以上。2023年年报中,公司还展露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继续坚持‘敬畏专业,突出主业’,在光伏产业领域深耕细作,顺应国家相关战略发展政策,力争早日成为资本市场‘业绩优良、核心竞争力强’的高质量上市公司。”

(聆达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截图)

然而,光伏行业技术的快速迭代,击碎了*ST聆达的自信。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P型PERC电池片的市场占比降至20.5%,预计2026年以后该技术线基本退出市场,*ST聆达“突出”的太阳能电池片主业已然成为将被市场淘汰的“落后”产品。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4-2025年)》)

断臂求生 太阳能电池业务营收归零

基于市场的不利情况,*ST聆达开始一系列“自救”举措。

公开资料显示,嘉悦新能源一期电池项目已从2024年3月14日开始停产,预计短期内无法恢复正常生产。同时,由于金寨嘉悦新能源二期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巨大,继续投资会增加公司的风险敞口,公司管理层决定暂时停止该项目建设。2025年3月31日,嘉悦新能源二期(TOPCon)电池生产项目终止。

(*ST聆达2025年半年报截图)

项目的“断臂”反映在半年报上,是当期太阳能电池业务营收的归零。报告期内,ECP工程业务占总营收的84.73%,光伏发电业务占总营收的13.84%,*ST聆达的主营业务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半年报数据中,*ST聆达研发投入也完全归零,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同比分别下降71.64%和23.12%。公司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太阳能电池业务停产,研发项目暂停、销售人员减少,进而节约成本费用。”

(*ST聆达2025年半年报截图)

虽然一系列“反内卷”政策连续出台并初现成效,但光伏行业竞争依旧激烈。*ST聆达“断臂”太阳能电池片业务后,能否凭借成本费用的极致压缩,以及EPC工程和光伏发电业务的新布局摆脱退市困境,仍需时间验证。

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后,*ST聆达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7月23日股价跌幅2.73%,收盘价报6.78元/股。

(*ST聆达7月23日股价走势)

胡虹跃

编辑:newshoo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