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密集利好政策出台 海南自贸港概念股股价掀涨停潮
受益于近期政策利好,7月24日,海南自贸港概念股股价掀涨停潮。截至收盘,康芝药业、神农种业出现“20CM”涨停,海南机场、海德股份、海马汽车、海南高速、海汽集团、海南矿业、海南发展、凯撒旅业等多股出现“10CM”涨停。
从消息面来看,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为境外投资者打开了投资海南自贸港金融产品的新通道。这一政策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在金融开放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试点业务不仅能丰富跨境金融产品供给,为境外投资者开辟投资境内市场的新渠道,还能吸引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到海南开展业务,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将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一线”放开,指将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一线”,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指将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作为“二线”,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加”,包括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及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与封关前相比,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明显变化。第一,“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全岛封关运作以后,“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比封关前提高了近53个百分点,显著提高了开放的范围和水平。第二,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进口“零关税”政策享惠主体由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第三,政策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封关运作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不再局限于企业自用,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现两面性。”万联证券研究所大消费分析师叶柏良分析认为,“一方面,随着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的加大,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各产业体系逐渐建设完善,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吸引力与影响力日渐提升,带来大量国内外客流量,为离岛免税提供新的客源;另一方面,由于‘零关税’商品覆盖范围大幅提高,预计海南进口商品价格将整体有所下降,削弱免税品价格优势,免税零售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叶凡指出,“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意味着海南将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海南自贸港封关之后,免税购物、跨境金融、国际航运等领域有望迎来投资机遇。
7月24日,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易平台回应关于海南封关相关信息。东方嘉盛表示,公司国内仓储网络布局覆盖海南经济区,已于2020年初在海南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海口东方嘉盛供应链有限公司,并为消费食品及医疗健康领域头部客户提供供应链服务。未来,公司将根据海南地区产业发展实际,以智慧物流为载体,持续拓展供应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此外,新晨科技表示,公司在海南设有全资子公司——海南新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兴通股份称,2022年6月在海南设立兴通海运(海南)有限公司并享受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柳工表示,公司在海南长期布局工程机械业务与销售网络,装载机、挖掘机等产品均批量交付过海南客户,服务基建、港口、物流等领域建设。关于海南自贸区的开发建设,公司将持续关注商业机会。
记者 刘扬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