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逆袭1.5倍背后 集成灶“老幺”花12.3亿元豪赌算力

2025年以来,A股集成灶“四小龙”中最晚上市的亿田智能(300911),股价走势较另外三位“前辈”格外抢眼。

截至8月1日收盘,亿田智能股价年内涨幅达到151.79%。同期,浙江美大和火星人的股价较年初几乎持平,前者下跌1.23%,后者微涨3.94%;帅丰电器股价虽有所上涨,但26.14%的涨幅远不及亿田智能。

在集成灶市场整体表现萎靡的背景下,集成灶上市公司“老幺”如何实现股价逆袭?

一致行动人把筹码“卖飞”

翻看亿田智能的业绩表现,其似乎与另外三家集成灶上市公司相比并无差异,用一个字形容:惨。

2025年一季度,四家集成灶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同比降幅均超过50%。归母净利润方面,仅有浙江美大实现盈利,包括亿田智能在内的另外三家上市公司均同比由盈转亏。而根据浙江美大和帅丰电器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两家上市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各自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均超过80%。

集成灶市场仍在遭遇透骨的寒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集成灶市场零售额为173亿元,同比下滑30.6%;2025年一季度,集成灶市场零售额为25亿元,同比下滑34.5%。

就连亿田智能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似乎也不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2024年年底至2025年年初,嵊州市亿顺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亿顺投资”)、嵊州市亿旺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亿旺投资”)完成了多笔减持动作。

具体来看,2024年11月22日至2025年1月14日,亿顺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套现约5732万元;2024年11月22日至2025年1月10日,亿旺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套现5109万元。

从减持动作来看,亿顺投资和亿旺投资的减持决心似乎很坚决。按照计划,两者的减持截止日期本应为2月20日,但亿顺投资和亿旺投资均提前1个月完成。

说来也巧,亿顺投资和亿旺投资完成减持动作后不久,亿田智能的股价便一步步上台阶,2025年1月15日至今的涨幅高达130.98%,在集成灶上市公司中风头无两。可以说,在公司股价起飞前,亿田智能实际控制人的两位一致行动人把手中的筹码“卖飞”了。

前脚喊停扩产计划

后脚10亿元布局算力投资

股价逆势而行后,亿田智能尝试为主业注入更多动能。7月29日,公司对外披露,其与意大利知名厨电品牌SMEG和思美科签署了为期3年的经销协议,希望通过代理的方式,填补自身产品线的空白,从而提升行业竞争力。

但真正令投资者兴奋的或许另有原因。

7月26日,亿田智能还发布了一份对外投资公告,透露其拟与劳埃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众汇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伙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德数云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德数云”,最终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登记核定的为准)。

根据公告,德数云的投资范围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算力、IDC、信息产业、先进制造等领域,其拟总认缴出资额高达20亿元,其中亿田智能及其关联方拟认缴出资9.98亿元。

有趣的是,就在公布拟对外投资消息的10天前,亿田智能刚刚宣布,拟终止募投项目并将剩余的约5亿元募集资金永久用于补流。

相关公告显示,被终止的项目分别为环保集成灶产业园(二期)项目、品牌建设与推广项目,其中前者拟使用3.65亿元募集资金,建设期为2024年4月至2027年3月。但截至今年6月30日,该项目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还不到181万元。

“有助于公司扩大核心产品产能,满足下游市场增长需求;有助于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优化现有产品布局。”回首两年多前,亿田智能首次抛出募资方案时,对这一扩产计划的落地效果还曾踌躇满志。

一边是收缩主业的投资,一边是大手笔投资算力,一增一减间,亿田智能的经营策略悄然生变。有投资者猜测,以集成灶生产、销售业务起家的亿田智能,其厨电玩家的经营内核似有让位于算力的趋势。

而2024年年底以来,不断传出的亿田智能子公司签署与算力有关的服务项目合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消息,也一步步点燃投资者的热情。

就公司未来打算全力切换赛道至算力业务,还是打算实现厨电、算力双轮驱动这一问题,《大众证券报》记者7月31日致电并致函亿田智能证券部,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算力子公司累计亏损850万元

究竟是深入布局,还是仅仅“擦边”,这是每家跨界算力的A股上市公司都会被投资者叩问的问题。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对于算力业务,亿田智能确实筹谋已久。其2021年便投资100万元成立杭州数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云科技”),2025年6月又将认缴出资额增至6500万元。根据亿田智能接待投资者调研时的介绍,数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AI算力开发以及AI全场景解决方案制定的公司。

2023年年底,亿田智能再次加码算力业务,公司出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子公司浙江亿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亿算”)。

彼时,“东数西算”概念火热。亿田智能称,设立相关子公司是为了“顺应数字经济浪潮,进入数字能源算力融合新赛道,提供智算一站式服务,并打造长三角GPU算力中心集群”。次年6月,炜烨智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自然人陆璐增资入股浙江亿算。

2024年11月,伴随着甘肃亿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亿算”)的成立,亿田智能的算力版图再度迎来扩张,其给出的理由是要“布局多元化新兴赛道,抓住人工智能产业红利”。这次,亿田智能更是大手一挥,将认缴出资额增至1.2亿元。而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亿田智能的注册资本才刚刚超过1.38亿元。

至此,算上投资德数云要花的钱,亿田智能在算力领域的投入或已超过12.3亿元,逼近2022年创下的营收峰值,超过2016年以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之和。

但是,这笔巨额投入的产出效率尚待市场验证。2024年,数云科技、浙江亿算的营收合计仅为776.95万元,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123.75万元。其中,成立已有4年的数云科技累计亏损近85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符合相关政策,刚刚成立不久的甘肃亿算便收到了来自甘肃省庆阳市数据局的3000万元算力券“红包”。“在当地建设或消纳算力规模达到5000P(按照FP16计算)以上,或消纳国产算力规模达到2500P以上的相关企业,便可兑付。”8月1日,庆阳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进一步强调,申领算力券的企业需满足相应算力至少在庆阳已运营3年的条件,或者先领算力券,但需保证相应算力运营至少3年,“否则,我们随时有权收回对应的算力券”。

这似乎意味着,对于刚刚成立的甘肃亿算来说,在3年运营期满之前,3000万元的“红包”并未真正落入口袋。

对于算力业务的发展,亿田智能保持着清醒的认知,其在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表示:“对于AI应用的千亿市场空间,公司认为现在还是起步阶段,一定会在做好风险把控的前提下,稳步提升经营能力。”

记者 陈陟


编辑:newshoo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