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新规百日 市场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债券(下称“科创债”)新规自2025年5月7日落地至2025年8月8日已满三个月。三个月以来,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同比激增180.58%,发行主体结构更加多元;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度持续高位运行,流动性显著提升。一二级市场良性互动编织起多层次支持网络,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Wind数据显示,新规落地至今全市场发行科创债630只,规模达8368亿元。若包含发行中的债券,总规模预计超过8700亿元,同比增幅达180.58%。从单月发行节奏来看,5月发行4055亿元,6月小幅回落,7月再度攀升,显示政策持续释放动能。
从发行主体来看,呈现多元化特征,商业银行成为科创债发行的重要力量。已有30家银行机构参与科创债发行,合计规模达2303亿元。这些银行既包括AAA级头部银行,也涵盖AA+级中小银行,体现了不同资质金融机构对科创债市场的广泛参与。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也积极入场,形成了多层次的发行格局。值得关注的是,股权投资机构成为新规后的一大亮点。银行间市场已有27家机构发行153.5亿元,其中5家民营机构,如毅达资本、中科创星等通过风险分担工具实现增信,发行利率低至1.85%—2.69%。
从资金用途来看,聚焦科技创新生态,传统用途与创新方向并存。其中,70%资金用于偿债及流动性补充,如碧水源、京东方等企业募集资金偿还存量债务。30%资金定向投入科创领域,比如用于股权投资、基金扩募或技术研发。
此外,在新规赋能下,科创债二级市场同样焕发出强劲活力。Wind数据显示,5月份至7月份,科创债成交额分别为2040.96亿元、1245.71亿元和1519.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92%、116.10%和94.00%,交易活跃度持续处于高位。
同时,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获批为二级市场注入新动能。这些ETF通过对分散科创债资产进行集中配置,为投资者提供便捷参与科创企业债券投资的标准化路径。截至目前,10只科创债ETF规模合计达1107.55亿元,这一可观规模体现了市场对科创债ETF的认可与青睐。ETF的推出不仅完善了科创债市场产品生态,更通过规模效应优化了市场流动性管理,进一步提升了二级市场整体流动性。科创债ETF在设计上采用了T+0交易机制、实物申赎模式支持实物债券与ETF份额互换、做市商报价制度,这显著提升了交易灵活性。记者 刘扬
南模生物领涨本周科创板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