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丰药房控股股东套现5.55亿元背后:47.69亿元商誉悬顶
近日,医药零售行业巨头益丰药房(603939)遭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5.55亿元,而此时,公司股价较2025年年内高点刚刚下跌14.29%(截至8月6日收盘)。这意味着,控股股东是在公司年内股价低点处完成减持。
与此同时,一份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也透露出益丰药房“新建连锁药店项目”目前进展缓慢的信号,而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出的公司业绩增速放缓趋势,同样令投资者感到担忧。
此前益丰药房凭借强势扩店促进业绩一路“高歌猛进”的打法,如今不灵了?
三大员工持股平台合计套现5.55亿元
8月7日,益丰药房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完成了减持动作。
具体来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厚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厚信创投”)、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益之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益之丰”)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益仁堂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益仁堂”),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别减持4.91亿元、4356万元和1996万元,合计套现金额约为5.55亿元。
Wind数据显示,8月5日和8月6日,益丰药房发生多笔成交价为22.88元/股的大宗交易,折价率分别为6.42%和6.61%。机构席位、国泰海通证券总部、中信证券总部、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和摩根大通证券(中国)上海银城中路营业部现身买方营业部。
据相关公告,厚信创投、益之丰和益仁堂均为益丰药房的员工持股平台,共同受公司实控人高毅控制。另据企查查数据,高毅对厚信创投、益之丰和益仁堂的出资比例分别约为59.59%、43.01%和34.57%。此外,他还通过长沙益之康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约0.32%的厚信创投股份。
增减持行为本是资本市场的常事,但令不少投资者心里打鼓的,却是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的时间节点。
今年以来,益丰药房股价震荡,年内涨幅仅0.82%,而自4月17日至今,其股价累计跌超16%。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此时大手笔减持,难免令投资者担忧这是益丰药房管理层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益丰药房高管此前的减持动作则加重了投资者的这份担忧。今年1—5月,益丰药房执行总裁高佑成、助理总裁颜俊和副总裁张朝旭分别减持套现约123万元、57万元和49万元。此外,高佑成还持有刚刚完成减持动作的厚信创投部分股份。
2024年年报显示,高佑成、颜俊和张朝旭当年从公司领取的薪酬分别约为254万元、194万元和208万元。
自营门店坪效同比下滑16.36%
2024年,益丰药房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53%、8.26%,两项数据自公司上市以来首次滑落至个位数。2025年一季度,益丰药房的营业收入增速为0.64%,归母净利润增速则较2024年同期减少了10.38个百分点。
零售药房行业正面临激烈的竞争。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指出,实体药店的经营环境正变得愈发艰难,连锁药房的经营数据也显示出增长乏力的迹象。
不仅如此,行业正迎来一波“闭店潮”。中康药店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新开药店7118家,闭店10284家,净减少约3000家,门店总数回落至70万家以下。
益丰药房在最近一次接待投资者调研时,对行业面临的闭店现象予以确认。公司表示,“预计今年到明年,行业将有更多的门店关闭”,并强调“对益丰而言,整体推进的速度是更快的”。
该如何理解“推进的速度是更快的”这句话?
就这一问题,《大众证券报》记者致电并致函益丰药房证券部,截至发稿公司未作出回复。
其实在2024年,益丰药房就已经加大了闭店力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关闭1078家门店,该数字超过了其上市以来至2023年年底的关闭门店数量之和。益丰药房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去年“对亏损门店进行关停,对销售和利润下降的门店降面积、降租金或换地方”。
即便如此,占益丰药房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比重较大的自营门店经营效率仍明显下滑。对比2024年和2023年的数据,公司旗舰店、区域中心店、中型社区店和小型社区店的坪效分别同比下滑3.92%、17.48%、7.93%和17.27%,而合计坪效从61.06元/平方米降至51.07元/平方米,同比下滑16.36%。
此外,曾备受市场期待的益丰药房“新建连锁药店项目”也进展缓慢。
今年7月底,益丰药房发布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公告显示,时间过去一年多(截至2025年6月底),拟投入募集资金高达12亿元的新建连锁药店项目,仅投入了1.28亿元募集资金,占拟投入募集资金比例刚刚超过10%。
按照原计划,新建连锁药店项目拟在3年时间内新增3900家直营门店,据益丰药房测算,该项目未来或将为公司带来84亿元/年的稳定收入。
然而,彼时测算的依据是2020年至2021年的坪效均值,这两年益丰药房直营门店的合计坪效分别为59.2元/平方米和58.83元/平方米,算得平均值约为59.02元/平方米,远高于公司2024年的合计坪效。这意味着,如果继续推进相关项目,益丰药房或将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
扩店还是闭店,益丰药房正面临选择。
47.69亿元商誉悬顶
上市后,益丰药房曾依靠不断扩店的策略尝尽甜头。
2015年年底,益丰药房的门店总数为1065家,3年后增长至3611家。2022年,公司门店数量首次突破10000家。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达到14694家,10年时间增长了1279.72%。
不断上翻的还有公司的业绩和股价。2015年至2024年,益丰药房的营业收入从28.46亿元增至240.6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76亿元增至15.29亿元。2020年11月股价巅峰时,益丰药房的总市值曾逼近580亿元。
其间,除了自营和开放加盟,并购也是益丰药房拓展门店数量的重要抓手之一。
财报显示,仅2022年至2024年,就发生了59起同行业并购投资业务(包括终止并购投资项目),其间益丰药房累计并购1485家门店。其中,仅2024年一年,公司在并购投资业务上的花费就超过1.8亿元。
伴随持续的并购,益丰药房的商誉不断增加。从2015年的2.84亿元增至2024年的47.69亿元,增幅超过1500%。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年底,益丰药房的商誉账面原值约为47.9亿元,减值准备约为2113万元。其中,报告期内公司对所投资的江苏市民公司、隆顺堂公司的商誉计提了约1883万元的减值准备。
对于高企的商誉所带来的减值风险,益丰药房在财报中也有所提及,其表示:“并购项目的盈利状况受到政策环境、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经营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未来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消费人群购买习惯发生变化,或者发生不可抗的重大不利事件,并购门店未来经营状况或会不及预期,从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益丰药房的坪效继续下降,且未来加大关店力度,是否会波及并购而来的门店,继而导致商誉继续出现减值?公司对此有何应对预案?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益丰药房方面同样没有给予回复。
不过,记者注意到,益丰药房曾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将通过加强对并购标的的审计评估和建立专业的并购整合团队等方式,确保并购而来的门店经营业绩持续提升。记者 陈陟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