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成交逾2万亿元 沪指突破“9·24”行情高点 创近4年新高

8月13日,A股市场放量上行,主要指数集体走强,沪指一举突破2024年10月8日“9·24”行情的高点3674点,创近4年的新高。市场盘面结构性亮点频现,光模块、铜产业等概念股大涨。两市成交突破2万亿元,为年内次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资金宽松、政策发力、市场情绪回暖等合力下,指数有望向更高区域稳步推进。

沪指有望稳扎稳打、

挑战更高

8月4日以来,沪指迎来“八连阳”行情,到8月13日,沪指终于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盘中最高涨至3688.63点,收盘上涨0.48%报3683.46点。深市表现更佳,深证成指收盘上涨1.76%报收11551.36点,离前期高点仅有300多点的差距;创业板指大涨3.62%创年内次高涨幅,报收2496.5点,离前期高点不足80点。量能同时放大,沪深两市13日合计成交21509亿元,较周二增加2693亿元,为年内次高。

2005年以来,A股经历了3轮“系统性牛市”和1轮“结构性牛市”。浙商证券策略深度报告研究认为,目前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宏观层面,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A股走出“系统性牛市”;中国崛起和中国优势形成“慢牛”格局。与此同时,从技术和量化维度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步入稳定升值节奏、上证走势超预期,令市场中枢抬升催生“系统性”牛市,指数“上滚峰”筹码结构、板块节奏分化印证“慢牛”格局形成。

“我们预计上证指数中长期目标大概率已经不再局限于2024年10月8日的3674高点附近,有望稳扎稳打、挑战更高。”浙商证券分析称。

结构性亮点纷呈

AI硬件加速逼空

从8月13日A股市场盘面来看,个股涨跌参半,板块结构性亮点纷呈。具体来看,AI硬件端继续强势,似乎有逼空之势,光模块概念股光库科技连续2个20%涨停,新易盛大涨15%,工业富联尾盘加速涨停续创历史新高,PCB概念龙头股胜宏科技涨近10%创新高,沪电股份、深南电路、世运电路等相继封板。液冷概念跟随进攻,腾龙股份、飞龙股份、华峰铝业、松芝股份等涨停。

此外,铜产业、工业气体、CRO等概念板块纷纷大涨。铜产业个股中,德福科技、中一科技涨超10%,金田股份、博威合金封板。工业气体概念大爆发,中船特气喜提20%涨停,广钢气体、华特气体涨超10%,凯美特气两连板。CRO概念企稳走强,美迪西、昭衍新药涨超9%,药明康德涨逾7%。券商股盘中发力,国盛金控两连板,长城证券直线封板。

下跌方面,前期护盘的银行股13日午后明显回落,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均跌超2%,农业银行再创新高后一度跳水跌超2%。煤炭股表现不佳,潞安环能跌逾4%,晋控煤业、陕西煤业跌超1%。新疆板块多数调整,西部建设、新疆火炬跌逾5%。鸡肉股普跌,晓鸣股份跌超3%,民和股份跌逾2%。

上行空间打开

配置关注三个方向

沪指突破3674点后,A股已打开新一轮上行空间。巨丰投顾认为,在资金宽松、政策发力、市场情绪回暖的合力下,指数有望向更高区域稳步推进。但需清醒认识到,“慢牛”核心在于“慢”而非“疯”。短期波动难免,三季度经济数据与中报业绩仍是行情的“试金石”。投资者需在乐观中保持清醒。当前整体建议轻指数重个股,聚焦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成长与券商主线,利用可能的回调布局,方能在本轮历史级行情中捕获可持续收益。

大同证券也认为,短期来看,市场情绪良好,成交量能仍处于较强的区间,科创板机会仍然较大,但需注意结构性行情带来的风险。从中长期来看,在政策导向下,科技依然占据绝对的政策青睐,反内卷、服务型消费则可能获得阶段性政策倾向,可持续关注。配置上,其仍建议哑铃型策略,一方面或可维持以通信板块为主的科技板块,并逢低配置光伏、文旅等板块;另一方面仍可保留红利板块的配置,在此基础上或可酌情减仓。

长江证券则建议在配置上关注三个方向:一是在“慢牛”行情中,关注价值方向的非银板块;二是在供需格局改善方向上,关注受益于“反内卷”行情的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等方向;三是在科技成长方向上,继续看好AI 算力、港股创新药和军工,增加对相对低位的AI 应用、港股互联网的关注。

记者 陈慧

编辑:gloria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