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芯片迎“高光时刻” 寒武纪登顶半导体行业市值第一
8月22日,寒武纪(688256)股价强势涨停,市值攀升至5201亿元,超越中芯国际成为A股半导体行业新“市值一哥”。截至22日收盘,公司报收于1243.20元/股,涨幅为20%,全天成交额164.89亿元。
盘面显示,8月22日早盘,寒武纪快速拉升,股价日内先后突破1100元/股、1200元/股关口,并于14时35分封上涨停板,全天换手率为3.37%。Wind数据显示,近5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34.59%,近30个交易日涨幅为124.41%。
龙虎榜数据显示,寒武纪22日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58.17亿元,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例为35.28%。其中,买入金额为25.69亿元,卖出金额为32.48亿元,合计净卖出6.78亿元。
具体来看,机构席位买入2.83亿元,卖出3.66亿元,合计净卖出8352.24万元。此外,沪股通专用席位、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买入11.48亿元、5.34亿元;沪股通专用席位、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分别卖出12.86亿元、8.05亿元。
2025年初,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掀起新一轮AI浪潮,显著推高算力需求。在GPU受限、模型需求激增的背景下,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自主化”建设迫在眉睫。
寒武纪作为少数具备云端AI芯片量产交付能力的厂商,已构建涵盖芯片架构、训练推理软件平台、整机系统的全栈方案,产品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多个重点行业中落地。
“美国持续收紧高性能AI芯片出口,限制A100、H800等型号,制约国内训练与推理能力,但也为国产芯片提供替代窗口。寒武纪具备自研指令集与微架构能力,能绕开关键依赖,成为‘去美化’背景下的重要支撑。”浙商证券分析师童非表示,“尽管H20放开出口将短期加剧竞争,但从中长期看,自主可控仍是主线,政策与应用倾斜将持续利好本土厂商。行业出清有望加快,推动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出局,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在政策支持、需求升级与客户信任增强下,公司‘国产化’属性正成为打开市场的关键标签。”
投资策略上,华泰证券一资深投顾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寒武纪周五的‘20CM’涨停,是公司自身技术实力的兑现,也代表了资金看好国产AI芯片产业。短期需警惕情绪过热,但中长期看,在‘自主可控’与‘AI浪潮’的驱动下,具备全栈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记者 张曌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