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内配:全球化布局加速 中报营收净利双增长
8月26日晚间,中原内配(00244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交出一份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答卷。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大增32.03%。同时,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亦实现2.15%的稳健增长。这一成绩不仅延续了公司近年来的增长势头,更凸显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成效。
气缸套龙头地位稳固,新兴业务增速领跑
作为全球气缸套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原内配的核心产品气缸套上半年收入达10.4亿元,占总营收的53.52%,延续了其“拳头产品”的市场统治力。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制动鼓、活塞、轴瓦等产品的收入增速表现尤为突出,分别达到56.28%、38.19%和16.5%,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主力军。其中,制动鼓产品凭借双金属复合技术优势,解决了传统产品“开裂、掉顶”的行业痛点,已稳居中国重汽、一汽解放等头部车企供应链;电控执行器则打破外资垄断,进入盖瑞特、博格华纳等国际主流增压器供应商体系,并获奇瑞、长城、比亚迪等车企订单。
市场分析指出,中原内配通过“内燃机核心零部件+新兴业务”双轮驱动,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双极板等五大氢能产业布局的推进,以及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市场的拓展,为公司未来增长埋下伏笔。东兴证券研报认为,公司传统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新业务则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降本增效显成效,费用管控优化盈利结构
除收入增长外,中原内配盈利能力的提升亦得益于成本与费用端的精细化管理。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毛利率达27.99%,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同比提升2.33%;ROE(净资产收益率)为6.42%,同比增加1.29%,创近三年新高。公司表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降本增效及其间费用控制,进一步释放了利润空间。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30.85%,较去年同期减少2.54%,现金流保持稳健。尽管存货周转率(1.62次)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差距,但总资产周转率(0.33次)已实现连续三年提升,反映出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
全球化战略再进阶,泰国基地增资至5亿元
中报显示,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中原内配正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2024年设立的泰国子公司飞德利特汽车零部件(泰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获增资8452.18万元,投资总额拟从3.5亿元提升至5亿元。
据了解,该基地位于罗勇府。中原内配相关人士介绍,本次增加的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在泰国生产基地布局钢活塞产品生产线等,未来将依托东南亚区位优势与成本优势,辐射全球客户。
市场人士分析,中原内配泰国生产基地的落地,旨在深化与国际主流车企的合作,依托当地成本优势、自身技术实力以及现有全球客户资源,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推动公司从“制造商”向“全球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跨越。
未来“双线并行”战略锚定长期增长
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原内配提出“汽车发动机及车身零部件”与“氢能源动力系统及零部件”双线并行的发展战略——在传统领域,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新能源车型中增程式与插混车型的需求增长,带动了安徽公司乘用车缸套销量的快速攀升;在氢能领域,公司已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指标行业领先,并实现向宇通集团批量交付。
东兴证券在研报中预测,中原内配2025年营收有望达37.6亿元,归母净利润或突破3.77亿元,对应PE估值不足12倍,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新产能释放与海外市场拓展,公司市值成长空间或将进一步打开。
业内人士指出,中原内配2025年中报不仅展现了传统业务的韧性,更凸显了新兴赛道的潜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产能扩张与战略协同,正稳步迈向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的阵营。
龚斯轩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