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产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据悉,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在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的应用。

业内人士指出,《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结合此前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以及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关于卫星通信业务准入工作的表态,预期相关业务牌照发放工作将在年内完成。建议优先关注具备潜在获得业务牌照可能的卫星运营服务商,并关注卫星制造领域的核心配套、导航/遥感载荷、设计总装企业,以及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相关企业。

事件驱动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牌照

2025年9月8日,工信部官网报道,按照《指导意见》有关部署,近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在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的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同时,《指导意见》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优化电信资源供给、加强卫星通信监管、提升协同推进合力等六大方面提出19条举措。其中,“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在话音、短消息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天地融合发展”。

工信部信管局作为通信、互联网及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针对特定通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无线电应用等业务,颁发法定经营许可凭证,核心作用在于规范通信与互联网领域的市场准入,确保企业具备开展相关业务的技术能力、合规资质,同时保障网络安全、用户权益和行业秩序。市场准入是产业发展实现进一步跃迁的基础,2025年8月底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以优化业务准入为牵引,丰富应用场景,培育技术产业,优化资源供给,提升治理能力,充分释放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潜力”。

事件前瞻 直连卫星等消费级应用提升市场天花板

自2024年12月16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首发,截至2025年8月27日GW星座已发射10组低轨卫星。尤其是自7月27日以来连续发射05—10组星,发射进度显著加快。

展望2025年下半年,中信证券认为产业拐点已至,尤其是产业链瓶颈的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问题或将得到解决。民营公司下一阶段有望研发出对标猎鹰9号的可回收中型运载火箭。根据各家民营火箭公司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数家民营火箭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进行中型运载火箭的首飞测试,其中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等均计划于2025年首飞,2025年将是中国商业火箭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若民营航天公司火箭试验成功,将有望参与到GW星座和千帆星座的发射服务中,进一步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

中航证券表示,我国在高轨卫星互联网已进入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有望在航空互联网、海洋互联网、应急通信等新兴商用市场以及传统卫星电视广播等领域实现快速拓展。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主要由“国家队”统筹规划建立,以抢占轨道资源及频谱资源需求驱动。叠加手机、汽车直连等消费级应用需求的拓展,有利于拓宽下游应用场景,产业市场天花板或将得到进一步抬升。

根据我国目前披露的主要巨型星座建设计划,预计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制造端市场空间规模可达250亿元—460亿元。

选股逻辑 制造领域核心配套、导航等企业从中受益

中泰证券指出,此次中国联通获发牌照,补齐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后续中国移动有望获发牌照,前期中国电信已有牌照,则三大通信运营商拉齐卫星移动通信业务。通信运营商基于其C端客户群体黏性,有望加快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形成 “发星—组网—运营”闭环。近期中国星网连续完成三次发射任务,将三组低轨卫星互联网卫星送入太空,高密度发射节奏或显示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入加速期,刷新了我国航天纪录。概念股包括天银机电、上海瀚讯、航宇微等。

中信证券表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结合此前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以及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关于卫星通信业务准入工作的表态,预计相关业务牌照发放工作将在年内完成。建议优先关注具备潜在获得业务牌照可能的卫星运营服务商,如传统通信运营商以及低轨卫星运营头部企业,并关注卫星制造领域的核心配套、导航/遥感载荷、设计总装企业,以及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相关企业。

中航证券则认为,卫星互联网板块蕴含着众多价值投资机会,短期可以重点关注卫星制造、手机/汽车直连终端产业链;长期赛道可以布局星地融合6G网络、太空算力基础设施、低空经济通信解决方案等领域;海外可以关注政策友好区域开展“卫星+行业”服务,规避欧美红海竞争。建议关注航天智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中国卫星(卫星制造)、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上海瀚讯(通信卫星配套)、海格通信 (北斗芯片及应用)、臻镭科技(电源管理芯片)、奥普光电(光电设备及碳纤维)、恩科瑞(卫星检测)等。

宗禾


编辑:newshoo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