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以AI重构眼健康服务新范式
9月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正如火如荼地举行。当天,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 “眼科人工智能专题会”一度成为焦点。会上,爱尔眼科携手华为发布的《爱尔眼科AI战略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为眼健康行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双报告解码AI赋能路径
从战略布局到临床深耕
在我国眼健康事业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压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突破资源瓶颈、提升服务效率、实现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力量。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医疗健康等领域推动AI深度融合,为行业注入政策动力。
会议现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裁办主任、集团眼科门诊管理中心总监、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戴伟伟,以“爱尔眼科人工智能规划分享”为题,以行业痛点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AI驱动眼健康服务变革的战略框架。
“AI技术为突破资源瓶颈、重构服务模式提供了全新可能。”戴伟伟介绍,爱尔眼科现已构建起覆盖“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的“五位一体”AI智慧医院体系。
在预防筛查环节,眼底AI系统通过接入免散瞳眼底相机,可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10余种眼病;裂隙灯AI影像智能分析系统与数码设备结合,仅需30秒即可生成报告,赋能白内障、翼状胬肉等多种眼前节疾病筛查;眼表AI小程序支持用户手机拍摄自测眼睑肿物良恶性,提高早期发现效率。
在诊断治疗环节,爱尔眼科“医疗云”平台通过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可实现报告快速解读与精准辅助诊断,进一步缩短诊疗时间。在健康管理环节,眼科垂直大模型 “AierGPT”整合了大量眼科领域资源,数字人“Eyecho”以多模态交互提供实时咨询,共同推动健康科普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升级。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信息中心总监唐凡主讲的 《眼科大模型与人工智能应用》,则聚焦眼科AI技术落地细节,详细讲解了爱尔眼科自主研发的 “ADP3.0智能医疗AI平台”。他指出,该平台内置多模态大模型管理能力,可形成“数据治理、模型训练、临床验证”的闭环体系。
“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推进眼科学术研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唐凡认为,随着眼科信息系统与眼健康大数据中心的持续建设与完善,爱尔眼科的眼科医疗技术与服务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多年深耕眼科数智诊疗
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
会上发布的《白皮书》回顾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了AI技术的发展进程,提出了AI赋能眼健康行业的战略构想,并进一步展望了与医疗器械、制药、保险、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携手共建“眼健康生态圈”的愿景。
专题会的召开与《白皮书》的发布,是爱尔眼科多年来深耕数智诊疗的集中体现。多年来,爱尔眼科从技术研发到平台建设,从临床应用到生态共建,已形成多维度突破。
在技术创新层面,爱尔眼科联合中科院计算所共建数字眼科研究所,布局影像辅助诊断、眼科智能装备等五大实验室,攻克多项核心技术。眼底影像辅助诊断模型、眼睑肿物良恶性分类算法、全自动AI眼底检测仪、手持式裂隙灯等智能装备先后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在数据与平台建设上,爱尔眼科完成医疗业务云、数据服务云等“四云”架构搭建,覆盖700余家眼科医疗机构的临床与运营数据,构建2700万个体临床数据库及遗传性眼底病、视网膜脱离等多个专病库;2022年,“眼健康大数据平台”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成为行业数据治理标杆。
在生态协同方面,除了此次专题会推出的《白皮书》,爱尔眼科还与上海交大高金学院合作探索数据资产评估,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参与芙蓉实验室(精准医学)建设,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医工交叉研究;承担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10余项。
戴伟伟表示,未来爱尔眼科将秉持“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的使命,持续推动AI与临床深度融合,通过体系性数字化转型方案,不断提高眼科医疗平均水平,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龚斯轩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