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实控人减持 拓普集团多次公告变更募投项目
9月18日,机器人叠加特斯拉概念的拓普集团(601689)发布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本次拟将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的“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部分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3亿元,以及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投项目“安徽寿县年产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和年产50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项目”部分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1亿元,共计4亿元,投向宁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产品为ASU(空气悬架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和智能门驱系统。
此外,公司还将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募投项目的“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5年10月延长至2026年12月。
今年以来,拓普集团还曾发布2次关于变更募资项目的公告。
3月5日,拓普集团公告称,本次拟在原定增募投项目建设实施计划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智能驾驶研发中心项目”的投资总额,并变更“宁波前湾年产110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项目和年产130万套热管理系统项目”部分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投入“智能驾驶研发中心项目”。其中,“智能驾驶研发中心项目”投资总额由3亿元增加至4.4亿元;同时,本项目拟使用的募集资金投资金额,由2亿元增加至3.7亿元。
6月8日,公司公告称,拟将原“宁波前湾年产110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及130万套热管理系统项目”部分未投入募集资金3.8亿元转投“泰国年产130万套热管理系统项目”,占募集资金净额10.86%。此外,将“宁波前湾年产22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及“年产50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均从2025年7月延至2026年7月。
对于此次变更募资项目,拓普集团表示,响应市场变化,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满足客户供应链配套需求,亟需扩大ASU和智能门驱系统产能;优先投入资金到ASU和智能门驱系统项目,控制轻量化底盘及内饰的建设节奏。
2025年一季度,拓普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12.39%,出现了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拓普集团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83%,但归母净利润下降11.08%,主要是因为传统底盘、内饰业务毛利率承压。以主营构成产品来看,内饰功能件毛利率为16.12%,同比下降0.96%;锻铝控制臂毛利率为18.15%,同比下降1.68%。
“上市公司变更募投项目关键需要判断其变更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透明度。尽管公司给出了理由,但如此短的时间内调整,难免让外界对管理层最初的募投项目规划是否严谨和周全产生疑问。此外,公司也提示了项目存在产能消化和达不到预计效益的风险,特别是新的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0.9亿元,使用募集资金4亿元。其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能否达到预期,需要打一个问号。”18日,一市场人士分析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6月,公司实控人邬建树、邬好年在公司上市以来首次抛出减持计划。尽管在9月18日,公司公告称“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但根据公告,其实际已完成绝大部分减持计划,合计减持349.36万股,套现约2.46亿元。
“实控人在业绩下滑和募投项目频繁变更期间进行减持,无疑也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市场人士进一步认为。
记者 刘扬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